返回 第五章 著名的怒蛟岛血战  小李飞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章 著名的怒蛟岛血战[2/3页]

  开梁秋末的长戟时,露出了大腿的内侧,翟雨时长剑趁虚而入,长剑穿过这凶人的大腿,在另一边露出剑尖。

  长矛和利斧绞击在一起,向恶全身一震,利斧险险脱手,刚要变招,面颊一凉,惨叫一声,一柄大刀嵌入脸颊,一代凶人就此了结。

  周围所有动作一齐停顿。

  上官鹰手持长矛,刚才全力出击,使他虎口震裂,渗出鲜血。

  戚长征把嵌于向恶脸上的长刀用力拔出,一股血柱,直喷三尺之遥。

  翟雨时倒在地上,手上还紧握着洞穿向恶大腿的长剑。

  梁秋末跪倒地上,长戟跌在两丈开外。

  怒蛟帮年轻一辈最著名的四大好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铲除这个凶煞。

  攻击才刚刚开始。

  尊信门在赤尊信座下仅馀的六大杀神率领下,已雷霆万钧的气势,像刺刀檑木一样冲破了怒蛟帮近百级距离的封锁,攻至百级之上,怒蛟殿在望。m.XiaoShuo530.Com

  长驱直上变成逐尺逐步争取的血战。

  喊杀声震撼着整道登山通往怒蛟殿的石阶。

  这怒蛟殿利守不利攻,若非尊信门有高手若“蛇神”袁指柔、“怒杖”程庭、“透心刺”方横海、“大力神”褚期等。

  赤尊信在山脚下,背后一列排开十二名汉子。每名汉子身上都有几种不同的兵器,千奇百怪,无奇不有。这都是预备给赤尊信随时取用。赤尊信每次对敌,都拣取最能克制对手的武器,故能事半功倍,杀敌取胜。

  赤尊信高大威武,双目神光如炬,长发垂肩,身披黑袍。

  一轮肉搏急攻下,红巾盗又推进至第二百一十级石阶处,还只有一百多级。

  目睹己方仍难尽占上风,赤尊信眼中凶芒隐现,道:“好!上官飞有子如此,已是无憾。”旁边的谋臣“毒秀才”夏云开急忙应道:“门主所言极是,在我们原先算计中,怒蛟帮凌战天已经离去,又找得封寒牵制浪翻云,这批后生小辈,还不是手到擒来,岂知如此难缠。”赤尊信冷哼一声,表示心中的不满,他今夜折损了不少人手,向恶的阵亡更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大大不利于日后一统黑道的发展。

  红巾盗又推进了二十多级石阶,现在离怒蛟殿前的广场,剩下八十多级的石阶,喊杀更激烈。

  石阶顶的石蛟龙,两眼冷然地俯视着石阶上的恶斗。

  上官鹰和一众手下大将,和石蛟龙望着同一方向,监察着敌我双方的形势,不同的是他们的眼睛,喷发着仇恨的火焰。

  敌人很快便会攻上殿前。

  上官鹰大叫一声:“布阵!”殿前金铁声一齐响起。

  千多名怒蛟战士,手持长矛,在殿前的空地排开战阵。

  这些战士的足踝上、手肘上都缚有尖锐的呈半圆的尖刺,鞋头又缚了一支尖刺,一副近身搏斗的装备。

  千多支长矛尖都是蓝汪汪的,显然在剧毒内浸过。

  这是怒蛟帮的秘密武器“毒矛”阵,当年凌战天根据怒蛟殿前广场的环境,特别设计,远攻近搏,非常厉害。(翠微居小说)

  矛尖的毒液,是以十八种毒蛇的唾液制成,共有十二大桶,平时密置于怒蛟殿的地下室内,一到生死存亡之际,只要把矛尖浸入毒液内,便成厉害的杀人凶器,既方便又容易,使杀伤力迅速加强一倍不止。

  一向以来,上官鹰和翟雨时都不将这种借助毒物的战术看在眼里,认为非是大帮会所为,岂知到了这山穷水尽的时间,才知凌战天思虑周到,大派用场。

  大战晋至白热化,尊信门的六大杀神已直逼怒蛟帮最后一道防线,顷刻间,已冲上广场,但面对的是怒蛟帮的千人毒矛阵,以他们之凶性,看了亦不禁轻颤。

  戚长征等人回首,见六大杀神已至阶顶,心中狂怒,又担心上官鹰安危,当下力由心生,奋力横劈直砍身边红巾盗。

  冲上广场,戚长征长刀力劈华山,风声嘶嘶。“大力神”褚期仓促回首,见刀势生猛,以自己天生神力恐亦不敌,不得已一个懒驴打滚,险险躲过。

  戚长征旧力用尽,新力不生,改刀为横切,褚期格棒一挡,借腰之力,劲道涌向戚长征。

  戚长征借巨震之力,翻身弹向上官鹰处,双手握刀,旋身带劲撞向“蛇神”袁指柔,好个戚长征,如此激烈的战斗中,有如此妙招,确不愧为怒蛟帮新生代之第一人。

  “蛇神”袁指柔无法硬挡,一个侧移,砍至上官鹰兵器的尖锋处,好个“蛇神”,眼力不同凡响,如此之准。

  上官鹰的长剑被挡向飞身而来的戚长征,戚长征收势不住,直拼上官鹰的长剑,然袁指柔已欺身而上。

  “小心!”翟雨时惊叫,想移身救援,但却被“沙蝎”崔毒缠住,无法脱身。

  血光飞溅,上官鹰后背被划开一道长长深深的口子,但袁指柔也受了轻伤,左腿溅血,是戚长征倒地后的顺砍。不过力道小,否则必然见骨。

  见上官鹰受伤,梁秋末立刻撇下“暴雨刀”樊杀,跃至上官鹰身旁,“帮主,伤的如何?”而与此同时,六大杀神也重新站立一排。

  于是,激烈的战斗因双方的受伤,暂时停止。怒蛟帮帮众迅速围在上官鹰四人周围,长矛

第五章 著名的怒蛟岛血战[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