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卷东西商站之卷(中)  沧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5卷东西商站之卷(中)[1/3页]

  谷缜道:“戚将军这么说,若无资粮,难道要将士们拿着竹枪木棒、饿着肚子打仗?”

  戚继光道:“古人揭竿而起,竹竿尚能打仗,何况木棒竹枪?”

  谷缜大笑,问陆渐道:“你以为呢?”陆渐道:“我以为戚大哥说的对,唯有为天下百姓而战,才能理直气壮,心中无愧。”戚继光拍手笑道:“说的好,好一个心中无愧。”

  谈笑间,忽然见岸上一灯悠悠,飘忽而来,须臾便到近处,一个生硬的男子嗓音道:“谷少爷在么?”

  谷缜扬声道:“谁找我?”那灯火猝然一亮,一时间,燃起十余支松脂火把,照得河岸形如白昼。三人定眼望去,只见河岸上左右两队跪着八名胡人,均是金发碧眼,赤裸上身,手足佩戴粗大金环,银腰带上镶嵌红绿宝石,在火光下闪闪发光。

  八人肩头,扛着一座檀木步辇,辇上斜倚一名胡女,黑发如墨,肌肤胜雪,面上笼着轻纱,露出一双碧蓝眸子,妩媚流荡,勾魂夺魄,四周分立十多名随从,也是胡人,手持火把,男女皆有。

  戚继光与陆渐从未见过这么多的胡人,均感奇怪。谷缜却似尽在意料之中,笑道:“各位找我,有何贵干?”辇上胡女瞧着他,好一阵目不转睛。谷缜笑道:“美人儿,你这样瞧我做什么?挑情人呢?还是相老公?”

  那胡女咯咯咯掩口直笑,半晌叹道:“东财神果如传言,少年轻狂,还生的一张俊脸,迷死人不偿命呢。”

  谷缜莞尔道:“迷死了你,我可舍不得。”胡女嘻嘻一笑,翻身下辇,双手捧着一个镶满宝石的金匣,冉冉走到岸边,说道:“我奉主人之命,请足下本月十五,前往江西灵翠峡一晤。”

  谷缜起身撑船,来到岸边,接过匣子,瞧也不瞧,哗啦一下丢在胡女脚前江中。胡女眼神大变,错步后退,一时间,只听得江水中嗤嗤有声,似有细小锐物射出,片刻方尽,借着火光瞧去,那方江水已如墨染。

  戚继光与陆渐均是变色,陆渐喝道:“好奸贼,这匣子里藏了暗器。”涌身欲上,谷缜却将它拦住,笑道:“雕虫小技罢了,那婆娘也就这点出息。”

  那胡女强笑道:“主人听说你擅长开锁,本想考一考你,瞧你如何打开匣子,既能取到请柬,又不触动毒水机关,却没料到你竟想出这等法子。只可惜,这么一来,匣子里的请柬可就毁了。”

  “不会”谷缜微微一笑,“请柬若毁,那就不是你家主人了。”那金匣子经江水一淘,毒水散尽,露出本色。谷缜方要去捞,陆渐抢先一步,伸手捞起,但觉入手极沉,竟是纯金,匣面雕刻人物鸟兽,惟妙惟肖,精巧绝伦。

  陆渐劫力所至,匣中情形已然尽知,转向谷缜说:“匣中机关失效,再无古怪了。”谷缜笑道:“那是自然,那婆娘当真杀了我,可是一桩亏本买卖。”当下揭开匣子,只见其中躺着一方白金请柬,拨如蝉翼,上有数行血红字迹,陆渐定睛一瞧,忽地倒吸一口凉气,敢情这红字竟是许多颗粒均匀的红宝石镶嵌而成,请见四周,各镶一粒祖母绿,每一粒都环绕绮丽花纹,细微精妙,似透非透,也不知以何种法子雕成。

  仅这一匣一柬,已然价值连城。谷缜目光扫过请柬,笑道:“除了金银,就是宝石,几年不见,那婆娘还是恁地俗气。”说罢合上匣子,向那胡女道,“告诉你家主人,谷某按时抵达,不见不散。”WwW.XiaoShuo530.com

  那胡女笑道:“那么妾身告辞。”谷缜到:“不送。”胡女坐上步辇,八名胡人扛辇起身,随其远去,火把渐次熄灭,仅剩一点火光,摇曳不定,隐没在冥冥夜色里。

  谷缜虽然不说,陆渐也已猜到几分,望着来人去远,忍不住问道:“谷缜,那是西财神的信使么?”谷缜笑了笑,说道:“那婆娘被我抄了后路,沉不住气啦。”

  陆渐奇道:“你怎么抄她后路?”谷缜道:“这还不简单。那婆娘来我中土捣乱,我便去她西域捣乱。这两个月里,她在波斯的牲口死了一半,天竺的香料船沉了十艘,那婆娘损失不轻,不得已约我会面,做个了断。”

  陆渐又惊又喜,恍然道:“无怪你这些日子总是会见富商,竟是为了这个。”谷缜微笑点头。陆渐说道:“你既能在生意场上对付她,何必再去见她?”谷缜摇头道:“她钱财吃亏,粮食却在手里,方才请柬上说了,我若不去,她便烧个干净,这女人说道做到,不是玩儿的。”说到这里,目视戚继光,半带笑意,“戚将军,我军能否开往江西?”

  “老弟何出此言?”戚继光皱眉道,“若无朝廷圣旨,本军决不能擅自离浙,调往外地。”谷缜笑道:“这个容易,我已经请了一道圣旨,这两日也该到了。”戚继光愕然片刻,笑道:“谷老弟说笑么?”谷缜笑笑,再不多说。

  次日上午,戚继光练兵之时间,忽听说胡宗宪自杭州派人带人圣旨。戚继光赶往大帐接旨,圣旨大意为,倭寇自闽北窜入江西,肆虐猖獗,水陆不通,命戚继光即日率义乌新军弛往援江西,荡平此寇。同时还有胡宗宪手谕,命戚军火速赴援,不得羁留。

  戚继光心中吃惊,送走传令将官,将所接圣旨看了又看,玺印俱真,绝无虚伪。他思索片刻,派亲兵请来陆渐、谷缜。二人入帐,戚继光将圣旨手谕付与二人过目。陆渐也觉惊讶,谷缜却只是微笑。戚继光踱了几步。蓦地呛啷一声拔出剑来,盯视谷缜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谷缜笑道:“我姓谷名缜,戚将军不认得我了?”话音未落,眼前寒光闪过,剑尖抵住咽喉,寒气刺骨,只听戚继光沉声道:“元敬待友以诚,但绝不以奸邪为伍。”

  谷缜望着长剑,笑吟吟的,眼睛也不眨一下,戚继光见他如此镇定,亦觉迟疑,此时陆渐按下长剑,说道:“大哥,我以性命担保,谷缜绝非奸邪之辈。”

  戚继光冷道:“他若不是奸邪,岂能一介白身,左右朝廷,调动兵马?”陆渐也觉不解,目视谷缜。谷缜拿起圣旨,笑叹道:“戚将军真是法眼如炬,不好糊弄,这圣旨么,的确是我费尽周折,花了三万两银子,向皇帝身边的司礼太监买来的。”

  “果然。”戚继光面沉如水,“你到底有何逆谋,若不说个明白,今日大帐之中,必要血溅五步。”

  这一兄一弟陡然闹翻,陆渐大皱其眉,说道:“谷缜,你到底如何谋划,都告诉戚大哥吧。”谷缜瞧他一眼,叹道:“我之所以买来圣旨,乃是为了一件大事。只因要做成这一件事,非得保有三则,要么无以成功。”

  陆渐道:“你说哪三则?”谷缜扳指说道:“一则是敌国之富,二则是绝世神通,三则是素练精兵。财富有我,神童有陆渐,至于素练精兵非得戚大将军手下这支新军不可。”

  戚继光将信将疑,说道:“这三则条件如此苛刻,到底是什么大事?”谷缜道:“陆渐,还是你说吧,眼下我说,戚将军未必信得过我。”

  陆渐点点头,将江南饥荒的缘由说了。戚继光如闻天书,好不惊奇,但他深信陆渐,见他如此郑重,心知此事必然不假,一时收好长剑,负手沉吟。谷缜又道:“敌国之富对付的是西财神,绝世神通对付的是对方高人,至于素练精兵,则是应付皖、赣、闽、粤四省寇匪。三者缺一不可。”

  戚继光道:“若是真的,的确不可思议,但事关天下安危,元敬义不容辞。”目光一转,注视谷缜道:“你行的事固然不算坏事,但行事的法子,却很不对。”

  谷缜笑道:“我生平嗜好就是让坏人做好事。人说狼子野心,养虎为患,我却偏爱养虎蓄狼,利其贪欲,为我出力,这些司礼太监平素糊弄皇帝,无恶不作。这回多亏有我,不但得了银子,还做了好事,积了阴德,一举三得,利人利己。嘿嘿,又说到利了。戚兄是正人,行事道义为先,区区是商贾,凡事利字当头,那是改不了了。”

  戚继光本想趁机训导这位小友,喻之以德,不料谷缜擅长诡辩,三言两语,竟将他想好的说辞堵了回去,一时无可奈何,只得放弃说教之念,蹙眉苦笑。

  谷缜又道:“事贵隐秘,为防敌方知我计谋,我三人分开行走。我和陆渐先走,戚将军率军后行,我给戚将军一幅行军地图,十五之前,务必赶到地图标示之处,尽量昼伏夜行,不要大张旗鼓。”说罢从袖中取出一幅地图,交给戚继光,戚继光展开一瞧,乃是一幅江西地图,上有朱红色的行军线路,皱眉瞧了一阵,说道:“二位放心,我整顿兵马,准时赶到。”

  谷缜哈哈大笑,伸出手掌,戚继光亦是一笑,与他双掌互击。

  (四十八、练兵完待续四十九、斗宝)四十九、斗宝

  谷缜雷厉风行,安排已定,即日告别戚继光,与陆渐打马西行,五大劫奴自也随行。风尘仆仆走了数日,进入江西,是日来到长江边上,一艘画舫已经等候。二人弃马登舫,逆江上溯。舫中客厅、书房、卧室一应俱全,谷缜白日看书,入夜下棋喝酒,间或与陆渐凭栏眺望,指点两岸风光,一派从容神气。

  陆渐却知谷缜性子奇特,越是面临大敌,越是从容镇定,反之亦然。故而这般从容自若,对手必定十分难缠,忍不住担心道:“谷缜,这西财神究竟给你出了什么题目?”

  “老题目罢了。”谷缜笑道:“她约我在灵翠峡临江斗宝,决定财神指环的归宿。当年南海斗宝她输给我,心里不服,如今新仇旧恨,正好一并清算。”

  陆渐道:“什么叫斗宝?”谷缜笑道:“就是比富的意思,看谁宝贝更多更好。”陆渐道:“那你可有准备?”谷缜笑道:“有些准备,却无太大把握。”眼看陆渐流露愁容,不由拍拍他肩,笑道:“大哥,这世上必胜的事本就不多,戚将军说得好,兵以义动,道义为先,你我既为百姓出力,必得上天帮助。”陆渐精神为之一振,点头道:“你说的是,我多虑了。”

  船行两日,忽而改道,离开长江,转入一条支流。河水清碧,翠山对立,水道甚窄,仅容三艘画舫并行。又行一日,忽见两面青山,夹着一座山谷。

  转舵之间,画舫靠岸,谷缜、陆渐弃船登岸。只见谷中草木成阴,树林中矗立一座楼台,木朽土落,凋敝已久。庙前一方空地,站立百余人,均是华服绣冠,商贾打扮。陆渐认得其中几人,如南京洪老爷,扬州丁淮楚均在其列。谷缜笑道:“这些都是一方豪商,我来为你引见。”与陆渐并肩上前,与众人攀谈。一到商人群里,谷缜如鱼得水,拉拉这个,拍拍那个,与这个谈两句生意,又和那个说几声笑话,谈吐风流,显露无遗,卓立人群,有如帝王。

  陆渐却不惯这些应酬,略略接洽,便与众劫奴立在一旁等候。站了片刻,忽见河上驶来一艘小船,乌蓬白矾,所过之处,碧水生晕,涟漪如皱,须臾到了岸边,鱼贯走出三名老人,二男一女,均是鹤发童颜,形容高古,有如画中仙人。

  谷缜见了三人,越众而出,拱手笑道:“三位前辈可好?”三老瞧他一眼,默默点头,走到神庙前,盘膝坐下,谷缜笑道:“怎么?陶朱公没来?”

  那老妪叹一口气,说到:“他日前过世了。”谷缜一呆。流露惋惜之色,说道:“如此说来,今日裁判,只剩三人了?”另一名老翁道:“不然,听说他临死前将此事托付一人,不久便到。”说话间,又来一艘乌蓬小船,须臾抵岸,船中走出一个半百老者,面色蜡黄,如有病容,双眉水平,有如

第25卷东西商站之卷(中)[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