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十四卷 论法篇 159回 八臂环千面,茗香雨天花[3/3页]
空灵葛举吉赞活佛已经收了金身法相。那六件法器当然又回到了台上六名护法弟子手中阿游这回把茶壶给抓稳了。方正峰上寂静无声无人喝彩也无人鼓掌并不是人们不敬佩两位高人而是此时的喝彩与掌声已经显的多余。一片寂静中就听台上当啷一声原来是黑如意突然又出现回到果果手中果果一把没抓稳掉到地上。她吐了吐舌头又一弯腰拣了起来紧紧地抱在怀中。
风君子的“护法仙童”居然把法器掉到了地上。这也够丢人的!幸亏阿游没把茶壶给摔了要不然活佛与风君子都算出洋相。但众人见果果那纯真可爱的样子倒不觉的她有什么丢人反而纷纷微笑。也有人笑出声来一时之间肃静地会场气氛又恢复了几分热闹。
和曦真人此时又来到台上施礼抱拳之后朗声道:“两位前辈高人演法境界绝!自古仙佛飘渺弟子常存疑道、疑法之心今日此疑可消也!我等得此机缘窥天机一隅善结精进、无畏修行之心。”和曦这回说话倒很简短以守正真人和葛举吉赞活佛的身份也用不着他多做夸赞。
几句话一过渡立刻就到了正题:“前日善结大会上忘情公子风君与海南掌门七叶定下了论道斗法之约为本次演法第三场盛会。”和曦还想再多说几句却知趣的现众人地目光都已经盯向了七叶与风君子立刻直截了当道:“请忘情公子前辈与七叶掌门出场。”
刚刚见识了守正与活佛那接近于仙佛的神功修为人们对风君子与七叶之间的论道与斗法自然是无比期待。守正与活佛的演法虽然神妙无比但那仅是一种点化般的演示彼此之间并无直接的开流也不是真正的以法相斗。以他们的身份当然不可能针锋相对可是风君子与七叶之间就不一样了两日前就已经说好了既动口又动手这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压轴大戏。
见和曦真人邀请两人出场风君子作为前辈理应先答话他坐在那里摆手道:“论道不分高下也不必起身入场我与七叶就坐而论之声闻全场足已。”
风君子地意思就是与七叶坐在原处不动论道不必要两个人都走到场中面对面的说话那样搞的像菜市场妇女吵架反倒落了下乘。和曦也听明白了点头道:“如此公子与七叶就坐而论道声闻全场。”
和曦此时的称呼变了不叫七叶为掌门也不叫风君子为前辈这称呼的变化就说明论道已经开始。修行人“论道”的规矩是不分地位高下的因为它不是“问道”所以此时风君子与七叶的身份相等和曦直呼其名并不是没有礼貌而是一种讲究。
修行人的“论道”如果没有亲眼见过很容易被误会为类似于世俗的“辩论”其实完全不同!不是人人都有资格论道的当然你自己找个人切磋一番自称是论道也可以但天下修行人不会承认那是真正的论道。只有修为境界可作当世表率的人之间关乎“道”的对问才称之为论道。彼此的对问几乎什么都可以问只有一句话不能问那就是“何为道?”
论道论的就是道为什么偏偏就不能问什么是道呢?那等于在逼对方给道下个定义而实际上这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不答也不好答了就是狂妄。所以有这么一个限制。论道的规矩还有很多在七叶与风君子论道前各门尊长也向弟子详细的做解释丹霞夫妇讲给丹紫成听的时候我也听见了一些。
不提台下出现了很多义务解说员台上的和曦一拱手朝远处东侧回廊上的七叶道:“请七叶用典。”这也是论道开头的规矩先要将这一番问论的主题定下来免的成了天南地北的乱扯。“用典”就是引用一段人人熟知的经典定下此次论道的主题。
七叶起身抱拳上前一步朗声道:“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虽然论道不分高下但七叶毕竟是晚辈按规矩由他来用典也由他先问。七叶引用的是庄子──逍遥游中庄子亲口所言的一段话是一个寓言故事。原文大概如下──
惠子又对庄子说:“有棵大树叫樗。它的枝干皆不成材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卑身而伏。东窜西跳一不小心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却不能捉住一只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忧其无用何不把它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优游自在地躺卧或徘徊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因为既然无用又哪来的困苦加之?”尒説书网
七叶说了这一段话就算是用典了和曦转身向风君子道:“请公子破题。”
“破题”的意思就是根据对方引用的经典确定讨论的范围。先要解开对方的语意一言点出让旁观者都了解双方的用意才算破题立论。
十四卷 论法篇 159回 八臂环千面,茗香雨天花[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