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术与道  从走路开始修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十七章 术与道[2/3页]

  地为圆,这乃是自然,自然接近于道。

  那这术,与道岂不是同根连理,。

  他又有些狐疑的看了一眼地面的方圆,当即沉声道:“学生有疑问。”

  妙成龙看见苏洵说话,停顿下来,缓缓道:“有何疑问。”

  听闻老师言论术,但从术中,我似乎能够感觉到道的痕迹。

  道法是亲近自然,接近原始,这术,仿若无处不在,有百胜之术,又有智术浅短。

  更有授以击刺之术,倘若术成规矩,规矩生方圆,那不成了道。

  敢问老师,何为术,何为道。

  众人愕然的看了一眼苏洵。

  这小子……就连柳巷元、林辰、墨风等人,也是目光灼灼的看向苏洵。

  妙先生轻轻的点了点头,笑道:“这位学生所言,切中要害。”

  但术与道却有着本质区别。

  其中有道无术,便足以区分两者。

  术者,尚可求也,而以道驭术,乃是至上之道。

  简单来说,术是方法,而道是体系。

  这就好比这方戒尺,倘若有两人相争戒尺,那么这两人便会产生对立和矛盾。

  两人倘若都不想让给对方,或者他们都有了私吞的心,那么必然有一方受益是建立在另一方受害的基础上。

  这时两人可以通过商量,或是讲道理,或是平衡分配,这便会运用术。

  术,更加注重于实用,而道则是事物的源头和本质。

  术是能力,方法,策略,而道是体系。

  天地长存,立道为根本,立术以存世,妙先生沉声道。

  苏洵听完妙成龙的话,陷入思索中。

  半响后,他方才醒来,拱手道:“学生受益了。”

  下一位,妙先生的目光落在其他人身上。

  你们还有何不通、不懂。

  直言无妨,妙先生手持戒尺,将地面沙石所画的方圆抹去痕迹。

  敢问老师,古有上人用道,中人用术,下人用力。

  这三句话又有何解,说话的正是坐在苏洵身旁的佛三枯。m.XiaoShuo530.Com

  妙成龙沉吟少许,笑道:“道,乃是事物的规律,掌握规律,顺着规律而行,便可达到。”

  术,乃是技巧,智力,以自身掌握的东西,去解决问题。

  力,指的便是蛮力,人下之人,只会一昧蛮干。

  所以每遇事情,顺着规律而行的的人,便是上人。

  用技巧

第五十七章 术与道[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