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百三一章 七杀问心(六)[3/3页]
有做出选择,但实际结果却是:“不得不杀”。
那么,为何如此呢?
大夏乃是人族第一个一统的帝国,立国之后,立有“禹刑”,“夏刑大辟二百,膑刑三百,宫刑五百,劓刑各千……”,律法,乃是约束修士及常人而设,如今的宗门,发展千万年,也大多沿用了古刑法的一些规定,比如不准同门相残之类的规定,都是从大夏律令之中演变而来。
律令之所以设立,在于规范修士或者是凡人的行为,保护整个人族的社会秩序。
四位修士之所以会死,之所以被斩,无他,死于礼法之下。
礼法,乃是大夏立国之根本,其严肃性,其权威性不容质疑,如果此四名修士不斩,礼法威严何在?如果此四名修士不斩,必然引发情与礼法之间的有一场巨大争论,人族是以情治国,还是应该以礼法治国,这是一个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
历史的实践告诉孙豪,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族要想繁荣昌盛,就必须维护礼法的严肃性于权威性。
是故,孙豪才有弃权而实际是斩杀四人的决断。
此四名修士,杀之于法!为礼法而亡。不礼之人,杀!尒説书网
孙豪明悟:杀之,也是大仁大义也!
明悟之后,孙豪通过“悟”字光门进入第三个幻境。
第三个幻境之中,孙豪摇身一变,变为了汉水河边的一个渔夫。
京华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孙豪所化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京华城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又在河水之中大声呼救,孙豪所化曾被他骗过的渔夫恰巧又在现场:“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救还是不救?
不救,商人就会淹死,不救等于杀!
第二百三一章 七杀问心(六)[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