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章 利益交换,助力上位  大秦:兵仙皇弟你惹不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3章 利益交换,助力上位[3/3页]

  功绩加持,只要能平稳上升即可,所以派他任平阳城守一职;

  有嬴敖这位平阳君鼎力支持,再加上张苍为他打下的良好基础,基本等于是躺着捞政绩,为他日后更进一步积攒资历。WwW.XiaoShuo530.com

  而冯去疾爵位较低,不可能直接从高位做起,但他又是个纯粹的文臣,想跟着嬴敖捞军功都难;

  兄弟二人几番商议,嬴敖灵机一动,提议让他任都水长一职。

  虽说农事乃一国之本,但是其实这些和农事打交道的官员很少有能进入权力核心的,即便推及后世也都是一样的情况;

  这也是吕不韦能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的原因之一:这官职,没有大前途。

  但是,可能是因为耗时已经近十年了,时间太久,这个老狐狸忽略了一点——秦国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一旦完工,八百里秦川顷刻间就会变成不输巴蜀的千里沃野!

  关中地区粮食产量极大增加,为秦国东出,兼并诸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届时,这个现在放在吕不韦、昌平君眼中毫不起眼的小小都水长,就会如同鲤鱼跃龙门一般,凭此功绩一步迈入权力核心!

  而这项水利工程,被命名为“郑国渠”!

  (ps:郑国渠,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耗时十年完工。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

  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耗竭秦国实力。

  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

  约十年后,郑国渠修成,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

  《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声明!虽然这段字数很多,但这不是水的哈,我正文写得一点都不少,而且是咱们是免费小说,你们看了也不多扣钱,么么么。)

第73章 利益交换,助力上位[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