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83章 战为不战,一举多得[1/3页]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m.XiaoShuo530.Com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策也!
兵家虽然是诸子百家中,最“功利”、最讲究实效、最常讨论打打杀杀的一派;
但兵家一切兵法的最高境界,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家所追求的终极奥义,是“武”,止戈为武;
打仗,从来都是为了不打仗;
战争,也从来都是为了避免下一场战争。
嬴敖的这一系列想法,虽然说只能算是钳制住匈奴和六国的经济发展,并未遏制住他们的咽喉命脉;
并且仍旧需要强大的武力保障和最终的武力降服,还达不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地步。
但是,这已经能算得上是目前实际情况下,能够将秦国及周围所有能看得上眼的势力,串在一起,并且还能以秦国为首占据主动权的最优解了。
除了明面上的这些对秦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理由,还有一个被嬴敖深藏在心里,并没有说出口的理由。
那便是他想通过这种手段,来逐渐同化匈奴等游牧民族,逐渐实现民族融合;
最不济,也要尽可能地拖住他们,避免他们在大秦攻打六国时,在秦国背后捅刀子。
若能如此,或许嬴政修筑长城的计划就不会那么急迫,甚至会不会修筑长城还得另说;
如此一来,就能为七国百姓赢得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避免七国百姓的强烈反抗!
不过嬴政目前还没明确表现出要修长城的想法,所以这个理由还不足为外人道也。
·······
在场众人听完嬴敖的想法,都不约而同地陷入沉思;
此法可谓一举多得,既为秦国谋求了财富,又能让利于民、造福大秦百姓;
既能外得六国民心,又能挑拨六国百姓和六国权贵之间的关系;
既能以利诱之,驱策匈奴为我所用,又能效仿管仲,改变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无声无息间削弱六国国力。
此事若成,或许能彻底断
第283章 战为不战,一举多得[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