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章 畸形之域,黑烟下的雄安区  逆风营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7章 畸形之域,黑烟下的雄安区[1/3页]

  雄安区毗邻坊新,这里有着安平市最大的工业产区,大量人口汇聚于此工作,但其gdp水平,却是整个安平市最低的之一。

  科技园、工作室、工地工厂……

  如果说坊新区是安平对外的招牌,那隔壁的雄安区,就是这块招牌背后的钢铁支架。

  它为其它产业的运转提供着充足的支撑力,但其本身的面部,却因为人口成分的复杂显得很是不堪,在这里,有着整个安平市最大的贫富差距层级,同行于一条街上的,可能是安平市首富,也可能是落魄到连睡觉地方都没有的外地流浪务工者。

  安平或许吸引不了太多务工的人,但雄安却是个例外。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外地人口涌入这地方务工,主要还是因为其极其低廉的物价。尒説书网

  举个例子,隔壁坊新区卖两三块一瓶的矿泉水,在雄安只要一块。

  这不但是因为雄安不是旅游特区,还因为其享受着政府独特的经济补贴政策。

  为了吸引更多人来雄安务工,推动安平市经济发展,政府会对所有在雄安区注册的商家进行税后补贴,所以从各种意义上来讲,这都是件三赢的事情——政府得了劳动力,商家得了更多收益,而务工者,也有了一个更加温和的生存环境。

  可情况真是这样吗?

  或许一开始是的,但逐渐,性质就变了。

  人力能带来效益,但过量的人力,带来的就不只是效益了。

  为了迎合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雄安区对工作产区的划分是越扩越大,而又因为外来人口中的低文化人数占比极高,所以为了迎合这部分人口的需求,大量工厂是应运而生,其中便有“化工”这一类性质的产业。

  化工业污染环境,但所提供的利益却是巨大的,比起其他产业,一个化工厂的流水足以抗衡好些家,老板们有钱赚,对员工工资的发放就显得积极,不少化工厂都有着较

第47章 畸形之域,黑烟下的雄安区[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