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六章 槐园  盗墓从瓶山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百三十六章 槐园[2/3页]

  和尚叫了进来,指着蹲坐在墙角的一只满身癞疮的老猫,吩咐小和尚将这老猫带去寺后的放生池中溺死。

  小和尚闻言大吃一惊,心中虽然不解,却畏于师命,不敢不从,便依命将老猫带去放生池前,临下手之际,却犯了迟疑。

  身为出家之人,本应慈悲为怀,怎可妄犯杀戒?

  何况这老猫虽然肮脏邋遢,却不曾惹出祸事,在庙中数年,每到昙真主持讲经,便趴到墙角,甚是乖巧,我今若杀了它,岂不有违佛祖旨意...

  最后犹豫再三,仍然狠不下心肠,便将老猫撵出了寺庙,回去对师父谎称已将老猫淹死在水塘中了。

  昙真老和尚一眼便看出了他的谎言,叱道:

  “出家人不打诳语,当着佛祖的面,怎敢口出虚言?”

  小和尚大惊,忙在佛前叩头称罪不已。

  昙真法师又道:

  “你速去捉了那只老猫回来,倘若天亮前还不能将它打发了,你我师徒都要平添一场孽业......”

  随后念出四句偈语:

  “世间万物藏因果,大海浮萍有偶然;

  生死来去君莫怨,电光石火梦中身。”

  小和尚虽不明其中真意,却再也不敢怠慢,领法旨后,匆匆出了山门,一直找到后半夜,总算寻得了那只癞疮老猫,将它抱至放生池前。m.XiaoShuo530.Com

  这一次,他硬起了心肠,将老猫投入潭中溺死。

  又捞出死猫尸体,埋在了后山密林中,一切收拾妥当,这才回转寺庙,向昙真主持复命。

  只是由于找猫途中耽搁的时间太久,等小和尚将老猫溺死之时,东方刚亮,日浮云动,已过了老和尚嘱咐的时间了。

  老和尚听完小和尚的禀报,仰面一声长叹,心道:

  “看来此乃天意,人力不可强求了...”

  因禅机不可明言,所以并未对小和尚如实说出,只得闭口不言。

  老猫溺死的当晚,灵州城中有位产妇临盆,胎儿横生倒长,产妇性命垂危,眼瞅着就要呜呼哀哉一尸两命了,接生婆束手无策,形势十分焦急。

  外人不明就理,唯有昙真老和尚一人知道。

  此猫不死,彼妇不产。

  原来佛门一向讲究个因果循环,那只满身癞疮的老猫虽是身坠畜生道,但它生来便带有道行。

  因此每到鄙雷寺中有僧人焚香诵经,敲木鱼的声音一响,老猫必定闻声而至,伏在堂前檐下聆听经文。

  昙真老和尚昨日坐在堂中讲经时,忽有所感,看出了那老猫听经多年,早晚会有一段善果,但还需投胎在人间有些作为,才能得成大道。

  这才命小和尚与那老猫行个方便,助其顺利转世,没想到却阴错阳差地误了时辰。

  如今,便只能看这老猫自己的造化了。

  ......

  所幸天助有缘人。

  第二天一早,灵州城中谭家喜得贵子,谭员外大喜过望,给儿子取名为“百征”,希望他将来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这位谭小公子自生下来起,便全身生疮,遍求名医也难以治愈,好在此人生来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年轻时有意考取功名,但学问虽然到了,福气却不到,任凭胸中锦绣,笔走龙蛇,总是没有登科之命,每次皆是名落孙山。

  幸好家产殷厚,不必为生计担忧。

  这位谭公子有个怪癖,就是平生酷爱养猫。

  尤其在屡试不第之后,更是将一身精力都放在了养猫、相猫上,整日与猫为伍,固执地认为猫通人语,逢猫便问:

  “汝能言否?”

  见到屋顶有野猫经过,也要追着问:

  “瓦上郎君留步,你可能通人语否?”

  时间一久,他种种怪异的行为举止,被邻居看在眼中,渐渐传得满城风雨。

  灵州城的百姓们,大多以为谭公子是因为总考不上功名,得了失心疯魔不可救药了。

  到最后,甚至连谭公子的家人,也相信了他疯了的谣言。

  有这么一天,谭公子在城郊野外闲走,走在半道上,忽然遇到一只形态罕见的四耳花猫,正伏在树杈上呼呼大睡。

  他抬头一看,见此猫全身酒气冲天,似乎是刚从什么地方偷酒喝过,醉卧在此。

  谭公子擅能相猫,一眼就瞧出此猫绝然非凡,乃是一只脱化来的四耳仙猫,不知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他心中好奇,就坐在树下想要看个究竟,直等到夕阳西下,那只四耳猫方才醒了酒,对树下的谭公子看也不看,打个哈欠溜下树来,摇摇摆摆地径自去了。

  谭公子就跟在四耳猫身后进了深山。

  这一去就是十几年,外人都道此人早已死了,谁知他在山里却有一场奇遇,从山里出来之后,身边就带着一只四耳花猫。

  时常

第二百三十六章 槐园[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