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30章 内瑟斯的纠结(二合一)[2/3页]
讨论的那样,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可以满足全人类的合理需求,而进步的社会又会创造新的人性。”
“人们会因为合理需求被满足而感到满足,而不是无止境地追求欲壑。”
“可是...”他微微一顿。
然后,他就直言不讳地提出质疑:“我觉得你们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就是驱动于人的野心和欲望,而不是单纯的,对生活现状的满足。”
“古往今来的英杰之所以会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关键人物,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努力提高自己,就能为自己获得更多。”
“可如果到了大同社会,所有人都只能按需求分配到差不多一样的物质资源,那人类又有什么动力去努力工作,努力提升自我呢?”
“这...”塔莉垭若有所思。
她问:“巨人先生,您是在担心,在实现大同社会的公有制按需分配之后,人类文明会因此停滞,对么?”
“是的。”内瑟斯点了点头。
干多干少都一样,那结果就只能是没人干活。
就算被督促着干活,也没人会积极寻求进步。
这是内瑟斯作为一个有几百年人事管理经验的老领导,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
“我相信,大同社会对大多数人是美好的。但它对强者而言是不公的。”
“我相信它可以被实现。但大同社会实现的那一天,恐怕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停滞的那一天。”
“人们会在按需分配的天堂里幸福地躺下,然后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溺死。”
“就像那帮约德尔人...”内瑟斯还很嫌弃地拿班德尔城举例子:“他们在精神领域里生活了几千年,也没见创造出什么璀璨的文明。”
“他们几乎所有人都在吃喝玩乐、打打闹闹,就像是贪玩的孩子。”
“所以几千年下来,他们都还跟过去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符文之地有个好处。在这里讨论大同社会,是有班德尔城这个现实存在的例子,可以直接拿出来作参考的。
而在凡人眼中乌托邦一样美好的班德尔城,在内瑟斯看来却是这样不堪。
他无法忍受一个停滞的世界,没有新知识诞生的世界。
可是...
“噗嗤——”塔莉垭却忍不住笑了。
“?”内瑟斯没有生气。
他只是好奇,自己话中到底有着怎样可笑的谬误,才会让一向沉稳的塔莉垭如此失态。
“巨人先生。”只听塔莉垭说:“看来您对外面的世界还不够了解,对约德尔人也不够了解。”
“您知道吗?”
“双城工业革命的引领者,近代科学文明的奠基者,如今我们领风者科学装备部的总工程师,黑默丁格教授——”
“他就是一个约德尔人。”
黑默丁格在双城呆了300年。人类目前蓬勃发展的科学文明,几乎就是他一手浇灌出来的花朵。可以说,他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额...”内瑟斯不免有些窘迫。
他没想到自己提出的观点,在论据上就是站不住脚的。
他印象里的约德尔人,还是一帮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谁能想到,这群在乌托邦里养废了的“小可爱”里,竟然还可以诞生这样的伟人。
“这或许只是极端个例。”内瑟斯想了想说。
而他也的确没说错。约德尔人大多数都是提莫这样的“街熘子”,像黑默丁格这种醉心于某一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确实很少。
“不,巨人先生,您不能拿班德尔城的情况,直接套到人类身上。”
“约德尔人大都无心科学,无心进步。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精神领域,他们拥有理论上近乎无限的物质资源。”
“而人类的大同社会,永远不可能是这样。所以我们知道,我们只能不断进步,才能让自己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可怎样进步?”内瑟斯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耽于享乐的,而追求进步又是一件反人性的、痛苦的事。”
说着,内瑟斯又看向希维尔。
让她稍微学点东西,她就跟杀猪一样闹腾。
要是大同社会来了,那她还不得彻底躺平成废物了?
“不,您错了。”塔莉垭据理力争道:“您这是又陷入了人性论的桎梏。”
“可有些事情是不会变的。”内瑟斯却说:“就像手被刺伤就会痛一样——学习对大多数人类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痛苦。”
“这种痛苦直到大同社会,恐怕也不会得到改变。”
内瑟斯还是认为,人类骨子里就热爱享受。大同社会将带来全人类的“脑死亡”,这会是人类文明的落幕。
“可是,巨人先生。”塔莉垭想了想,回答道:“您别忘了,大同社会还有一个特征是:”
“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我们将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只为实现人生的意义而劳动。”
“也就是说...”内瑟斯质疑:“你们还是在期盼,人类可以克服本能,然后无条件地热爱上学习和劳动?”尒説书网
为爱发电?这听上去就不靠谱。
“为什么不行呢?”塔莉垭说:“黑默丁格研究科学,是为了报酬吗?巨人先生您热爱知识,是为了利益吗?”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着的,并愿意为之奋斗下去的事业——”
“包括希维尔小姐。”
塔莉垭仿佛猜到了内瑟斯会继续拿希维尔这个“庸人”来举例,来论证他和黑默丁格只是不可复制的个例。
所以她抢先拿希维尔举例道:“希维尔小姐虽然不爱看书,对音乐、美术也不甚感兴趣。”
“可她却十分热爱运动。扔回旋镖就是她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
虽然希维尔称之为练习战斗技艺,但熟悉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她就是喜欢玩这个轮子。
“我想,如果是在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大同社会,希维尔小姐一定会成为一个职业的运动员。”
“至于其他人——”
“其实大多数人不是没有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是生活死死地限制住了他们,让他们连自己到底热爱什么,都没有机会去了解、发掘。”
塔莉垭一连说了许多,才说:
“巨人先生,您不能因为见到了那些被生活磨去棱角的人类,就认为他们天生麻木。”
“这就像是在问灾民为什么不喝肉粥一样。是不合理的。”
“这...”内瑟斯若有所思地低下头。
这时候,塔莉垭又说起了李维没有写在书里,但在领风者中广为流传的那套“需求理论”:
“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大同社会只能给人托底,给人类满足前两种,至多前四种需求。
而当人类吃喝不愁,又完全不需要为生计考虑,有了爱人朋友,获得了平等和尊重之后...
人类就会本
第430章 内瑟斯的纠结(二合一)[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