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百五十七章 祝融墓[2/3页]
(祝融降于江水,生共工)。而最新的考古文献推测,我国发现的安徽含山县凌家滩凌家滩遗址则是整个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遗址之一。所以,考古界认为,凌家滩遗址的“基业”,应该是由炎帝之子祝融所奠定的。而在凌家滩遗址墓葬群中,已经发掘或者已经被盗的某一座大墓,当是祝融墓。
但是,这里指的祝融,说的是炎帝之子。
而另一个祝融,则并不在安徽含山县凌家滩,而是葬在衡山之阳。这里就又存在两个说法,一个是湖南的南岳衡山,而这座衡山之上的最高峰甚至都叫“祝融峰”。
因为洞庭湖地区据考古是炎帝族南迁之后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同时也是早期的神农氏从南方向北方迁移的根据地。再加上历史上的祝融不可能只有一位,所以南岳衡山埋葬着历代祝融中的某一位“祝融祭司”也是有可能的。很显然,湖南衡山即使真的葬了一位祝融,显然只是历代的祭司官职名叫祝融的人,而不是我们要找的人名祝融。WwW.XiaoShuo530.com
而根据《中国人史纲》一书的说法,七世纪以前的南岳衡山是指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面霍山县。另外霍山县东距含山凌家滩遗址直线呀离不过一百多公里,且古人多有将其祖先遗骨卢出进行二次迁葬的习俗,而凌家滩遗址中的一些大墓,确有二次迁葬的痕迹。
更重要的是,据考古调查论证,凌家滩玉器的大部分玉原料其实就是来源于霍山县的衡山(近现代改称小南岳),称为霍山玉。
所以,所谓的“祝融葬于衡山之阳”的说法,似乎指向霍山县的可能性较大。
只是,就算我们按照“祝融葬于衡山之阳”说法,确定它指向的是霍山县,同时就算那里真的埋葬了一位祝融,那他是否就是我们要找的与伏羲、神农、女娲同一时期的那位祝融,显然也存在不确定性。
但是,除此之外,爷爷查找了一个月的古籍文献,以及搜及各种传说,均没有找到其它关于祝融墓的线索了。
所以,我们除了去霍山县找一找,没有别的目标了。
就这样,我们从拉萨
第三百五十七章 祝融墓[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