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二章 火神殿  憋金道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百零二章 火神殿[3/3页]

  活人殉葬的行为,但最后往往又会被一些帝王给兴起。

  据考古和史料发现,殷商君王死后就很盛行人殉,他们希望死后可以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美妻艳妾都送到坟墓中去,在地下也能一样富贵安乐。

  商朝奴隶主经常用奴隶殉葬,但倡导“仁政”的周朝对殡葬制度实行了改革,“人殉”得以废除,奴隶主死后改用土偶和草人殉葬,然而这一切到了秦武公的时候就被彻底废除了,开创了自周朝废除“人殉”以来的先河,继续实行人殉制度。据《史记》》记载,秦武公死时,活人殉葬者66人;秦穆公死后,人殉者达177人;到了秦始皇,决意用兵马俑代替真人,汉代以后则用陶俑代替。

  元代又是活人殉葬的高峰期,成吉思汗死后,灵柩所到之处,遇到的人都会杀死,并用四十位贵族美女和骏马活殉。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不但没有废除这个野蛮制度反而继承了,自太祖开始的60年间,皆逼后宫嫔妃殉葬,而新任皇帝就会给这些殉葬的嫔妃追赠头衔、封号,加以表彰。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亲自留下遗嘱,废除活人殉葬制度。但是,清朝的建立,又使活人殉葬制度重新兴起。m.XiaoShuo530.Com

  可见,活人殉葬的制度,可谓是此起彼伏,根本没有完全的结束过。

  而对于还尚处于奴隶制度的上古时期,会存在活人殉葬,就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意外了。

  不过,既然出现了人殉,那是不是也就说明,真正的祝融墓,就在这儿了?

  毕竟,如果不是墓的话,那就不可能会有人殉了。

  想到这里,我们对这里存在真正的祝融墓,信心也更加大了。

  顺着主道,一直往前走。

  走了大概有五百米吧,接着这才停了下来,因为此时眼前出现了一座大殿,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徐老爷子告诉我们,那三个字是“火神殿”。

  看来,这就是祝融所在的地方了。

第五百零二章 火神殿[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