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史前遗迹  轮回的轮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章 史前遗迹[2/3页]

  深井矿,这个事你应该知道吧?”

  “嗯!这个我当然知道了,巴颜喀拉矿可是举世瞩目的建设啊,这个矿的建设不仅有效解决了我国甚至是全世界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的问题,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超深矿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呢!”

  “对!就是巴颜喀拉矿!昨天巴颜喀拉矿已经开采到了两万米的深度了,但是就在准备庆祝的时候,采矿人员却在坑底发现了一座遗迹!”

  “遗迹?在地下两万米发现了遗迹?!”记者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地下两万米的遗迹!据现场的矿产专家和随后到达的部队专家初步考证,这座遗迹历史非常久远,极有可能是一处史前遗迹!”

  “史前遗迹?这就有点意思了,不是说目前为止所有的所谓的史前遗迹都是假的吗?”

  “这个……具体细节目前我也不方便透漏,而且是不是史前遗迹目前只是一个推测,详细情况还得等北京的专家鉴定之后才能知道。一会儿去了你就就清楚了。”

  “想不到竟然会在地下两万米挖出遗迹,难怪所有有关巴颜喀拉矿的报道突然都被封锁了,如果真的是史前遗迹的话,那人类的历史岂不是要改写了?”记者自言自语道。

  谈话到此戛然而止,二人各怀心事盯着蜿蜒的路面一路无话。

  坐在副驾驶上的记者一副清秀的面容让人一见难忘,甚至忍不住萌生出一种想要亲近的感觉。他叫皮鑫宇,是新华社驻青海记者站的一名记者,今年24岁,一米八三的个头英姿挺拔。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近视镜,厚厚的镜片下一对丹凤眼炯炯有神,两道剑眉显得英气勃勃,只是左脸颊靠近眼角的位置上有一道淡淡的胎记,不细看总觉得像是脸没洗干净似的。别看他很年轻,但是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宽厚仁和的性格工作深受领导的赏识和同事们的爱戴,工作不到一年便成为站里的一名资深记者,平日里负责报道当地的一些重大新闻。

  今天凌晨,皮鑫宇突然接到社里的电话说有一条十分重要的采访需要紧急出发,并且特别要求一定要对采访内容严格保密,而且还特别嘱咐他了解完实情后要以内参的形式发给社里审核。

  这种神秘反常的举动让接到消息后的皮鑫宇感到十分的兴奋,虽然他也在纳闷到底是什么新闻会搞得如此神秘,但是兴奋地同时多少还有一些紧张,毕竟这是他从业以来第一次接到的如此重要的采访。

  现在,在得知此行竟然和史前遗迹有关后更是让他兴奋不已!

  从他记事起,他的父亲给他讲的最多的就是上古传说,潜移默化中渐渐地他也喜欢上了所有有关上古传说、史前遗迹之类的研究。闲暇之余,他经常搜集各类有关书籍和报道,虽然这些报道都是非官方的,但是在皮鑫宇内心的深处已经隐然认可了它们的存在。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报社工作后,本着用事实说话的采访原则,慢慢地、不自觉的皮鑫宇开始疏远了自己曾经痴迷过的上古传说和史前遗迹。想不到这次竟然有机会亲身采访有关史前遗迹的新闻,而且也许有机会亲眼目睹史前遗迹,这一切再次点燃了他内心已经近乎淡漠了的对于上古传说和史前遗迹的憧憬。

  望着车窗外连绵起伏的昆仑山脉,皮鑫宇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

  按耐住兴奋地心情,皮鑫宇忍不住瞟了一眼身边开车的军人。他叫迟尤,看起来三十多岁的样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某部侦察连连长。此行的目的是负责接送皮鑫宇并且全程陪同采访及相关接洽等有关事宜。侦察兵出身的迟尤黝黑的脸上棱角分明,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坚毅的气息,只是右脸颊上的一处长约3公分的伤疤略显得有些狰狞。

  一路上闲话无多,大约过了三个小时后,迟尤长出一口气说道:“总算是到了。”

  看着迟尤熬得通红的双眼,皮鑫宇这才想起早上7点不到迟尤就已经到了他的住所来接他了。这么远的山路,足以说明迟尤是连夜赶来的。想到这里皮鑫宇的心中闪过一丝不忍,说道:“迟连长一宿没睡吧?实在是太辛苦了。”

  迟尤爽朗地笑道:“哈哈,其实也没什么,在部队里早就习惯了。别看我姓迟,可是我从来不迟到哦。”

  迟尤直爽的性格引起了皮鑫宇的好感,随即笑道:“哈哈哈,迟连长真幽默。”

  说笑间,规模庞大的巴颜喀拉矿赫然映入眼帘。透过车窗看去,偌大的矿区已经没有了往日繁忙的气象,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处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军队战士。看着眼前一派肃杀森严的景象,皮鑫宇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如此森严的戒备,看来这处史前遗迹绝对非同一般啊,对这座深处于地下两万米

尒説书网

第一章 史前遗迹[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