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七十七,被抵押的一批国宝[1/3页]
紫禁城博物馆的李老我是知道的。
考古大家,历史大家,文物大家李长勤先生,那是学术天花板和实操的祖宗。
从殷墟到仰韶,从亳都到二里头,从破解夏末之谜到甲骨之殇,老先生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些年因为身体的原因,深居简出潜心研读春秋古简,已经很少出现于社会层面。
那么被一众大佬否认,而李老独撑的这方印到底是什么来头?
“李老既然说是真的,那肯定就是真的,这就没跑了啊?根本就不用我看了。”我急忙表示,我何德何能去挑李老的毛病。
“问题是,紫禁城博物馆精研明清史的德老,就是清末王孙,他对明清两代的印玺了如指掌,各种印谱都了然于心,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一方印,没有任何出处。”刘玉岗补充道。
“印谱”我暗自皱眉,这有点麻烦了。
明清两代黄帝的御用玉玺,都是留有印谱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使用的,各个印都有专门的用途。尒説书网
除了皇帝自己用的闲章,可是只要是闲章,那就不能称为玉玺了,只要是玉玺,一定是来历的。
紧接着,刘弱水他们就说了这个玉玺的来历,别说,还真是一件棘手的事儿,因为这涉及到了之前金融系统的一笔烂账。
我们现在都知道国宝帮是一帮笑话的存在,可是在二十世纪初,也就是文物热刚兴起来的时候,这帮人可是没少搅动风云。
当时的文物保护和执法都不是很严格,这导致了笑话百出,比如著名的全套帝王玉石套件。
二十世纪初,许多文物突然被炒成了天价,好多以前没有见过大钱的老专家也难免被拉下了水,更多的是有些人冒充专家四处招摇撞骗。
在金融管理混乱的初期,许多所谓的大商人就拿来了专家签字鉴定的金缕玉衣还有什么帝王玉石套件去银行抵押贷款。
乾隆用的全套玉石套装,什么玉石板凳,玉石桌面,还有玉石茶桌,只要你能想到的,他们都能给你造出来,再找一个两个变质的专家领衔,弄个所谓的专家组。
开一场像模像样的专家鉴定会,然后一群人签字,证明这玩意儿是什么国宝级的珍品,银行的人全程参与。
也不知道银行是故意装迷糊,还是中间有什么皮炎交易,总之,鉴定会开完之后,作价十个亿的国宝,就会抵押给银行,然后轻松就给套出来差不多两三个亿的贷款。
直到2010年左右,这类骗局纷纷暴雷,好多银行都爆出来自己抵押的这些所谓的玉石套装,还有什么金缕玉衣都是骗子造的假。
那些拿了大笔签字费的专家和骗子专家组们,要么一口咬定自己无责,要么就说银行自己有问题,反正没有一个认的。
这也是律法中的漏洞,导致银行好多都吃了亏,然后牵连出来一连串行业内部的腐败案子,闹出了很大的笑话。
这次的情况居然跟这些事儿有几分相似之处,也是这么一件抵押物,可是这个抵押物出了点岔子。
前文说过,刘弱
七十七,被抵押的一批国宝[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