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九十九,传说中无比珍贵的柴窑[1/3页]
从温队长的解释我再次感叹一点。
不要拿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知识。
他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对比,确定了这应该是北宋早期,宋太祖和宋太宗时代的器物。
从釉质,胎底,以及字体的落笔方式等诸多细节确定应该是大户之物。
据他推测,极有可能是北宋处立时期,各个重臣府邸的定制瓷器,一般这种勋贵重臣,都有自己的私人瓷窑,烧制的瓷器,都带有府邸的名号。
温队长指着电脑上的那些图片给我介绍:“像这个“石”,应当是开国重臣石守信的府邸用物,这个‘廷’不是姓廷,而是开国名臣刘廷让的府邸用器。”
刘廷让本命刘光义,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刘光义主动上奏请皇帝为自己赐名避讳,面对这样表忠心的行为,赵广义自然高兴,亲自赐名“廷让”一跃成为太宗时代的宠臣。
不同大臣之间瓷器的特质也不一样,比如好多同姓的大臣,他们就么选用的书家字体不同,要么干脆就以封号为标志。
而这个柴,应该是后周世宗继承人柴宗训的后人。
那是一段令人都熟知的历史,赵匡胤欺负人家孤儿寡母,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直接篡位夺了天下。
赵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宋朝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
赵匡胤受禅后,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后来柴宗训20岁就不明不白的死了被谥为恭帝。
但是老赵家做的比较地道的一点是,还真是世代礼遇了柴家的后人。
不过,有一点,温队长着重指出来,赵匡胤篡位之后,强行令柴宗训恢复了本姓柴。
要知道,周世宗柴荣本来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妻侄,后来郭威全家老小都被杀,自己又没了生育能力,这个柴荣作为妻侄一直忠心耿耿追随自己,于是就收为义子,后来更是继承了后周的天下。
柴荣忠心于自己的义父,一生都被归还本姓,不像好多人一旦得势,就要还姓本家,可是柴荣没这么干。
不过,赵匡胤登基之后立刻让柴氏后人重新姓柴,你以为老赵是好心,不是的,他是想天下人昭告,后周天命早在郭威去世的时候已经绝了,继位的柴荣是外人,自己取代也是天理昭昭,理所应当的。
讲了这么大一圈,这个瓷片,应该是拥有宋朝丹书铁券的柴氏后人的。WwW.XiaoShuo530.com
“那是柴宗训用过的?”我有点兴奋,如果是柴宗训用过的,那也算是御用了,毕竟也是当过皇帝的人。
温队长摇头:“应该不是,柴宗训死后,老赵家找了旁系的柴家人继承了爵位,早就跟柴荣的关系不大了。”
所以能光明正大的用柴
九十九,传说中无比珍贵的柴窑[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