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67章 以和为贵!这不是坑吗?[3/3页]
利艰难的旅游城,自己拿来干什么?
方便女儿以后天天在里面畅玩吗?
至于亿达影视
凌峰就更不想要了。
这家公司是一个典型的轻资产企业。
主要经营模式,就是投资拍摄各种电影电视剧,盈利后从中赚钱。
当然也会购买各种IP版权进行开发,也会替一些影视公司做发行工作。
但自己已经投资刘巍,涉足影视传媒行业了,又何必接手亿达影视呢?
况且,玩影视玩的就是人脉资源。
亿达影视背靠亿达地产集团,抱着这么大一根粗腿,都没有赚大钱。
难道到了自己手里,就能一下变成可以疯狂赚钱的印钞机吗?
相比之下。
凌峰更感兴趣的,是亿达新能源。
几年前,国内兴起一股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热潮。
不管是为了骗补贴,还是为了真造车。
反正各种电动汽车厂商和品牌,犹如雨后春笋般疯狂拔地而起。
而早就在谋求主营业务转型的亿达地产集团,当然也兴冲冲的,加入了新能源大军,打算跨界玩电动汽车。
可是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事实证明,隔行如隔山。
跨界的步子迈大了,真的会扯到蛋。
亿达地产集团用贷款竞拍地皮、招标承建商,然后只管卖房子赚钱的经验,来搞电动汽车,这不胡闹吗?
为了获得制造汽车的资质,他们花几亿买下了因销量惨淡、质量不佳,而即将破产的云飞汽车,又花了十几亿给它还债、升级生产设备、调整人员等等。
为了造出好的电动汽车,他们又前后花了好几亿美元,通过技术引进、专利购置等方式,成立了一家三元锂电池厂、一家永磁电机厂,要把核心部件掌控在自己手里。
而除了疯狂的买买买,兼并收购各种相关企业之外,他们还砸重金,从一些国际大品牌汽车厂商,挖来不少人才充实自己的队伍。
虽然砸了无数钱,耗费了很多心思。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人家小鲜肉,练习了两年半就能走红。
而亿达新能源公司,搞了三年半都没有弄出一款爆红的电动汽车。
去年六月份,就正式公开亮相的云飞电动轿车。m.XiaoShuo530.Com
除了正式发售那个月,来自经销商、合作商、员工们等等的订单,让它销量破了两千。
紧接着就断崖式下跌,以至于上个月,销量竟然为零,一台车都没卖掉。
如今不算买了后退掉的,累计销量都还不到六千辆,投诉量还多得很。
这样的电动汽车,不是工业垃圾,还能是什么呢?
第367章 以和为贵!这不是坑吗?[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