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16章 又出新招!致命软肋  无敌神豪奶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16章 又出新招!致命软肋[3/3页]

  制造工艺技术和材质用料,都各不相同。

  这自然会给回收拆解企业,带来极为复杂的技术挑战,稍有不慎就因为发生短路引发爆燃乃至爆炸的事故。

  最重要的一点是

  动力电池的报废,根本就没有明确的标准。

  没人规定,电池用到什么程度就应该报废。

  又不像汽车,有详细的年检规定,多少年检测一次、检测标准是什么。

  像尾气严重不达标,或者车辆操控和刹车都有严重问题的,肯定就无法通过年检要报废。

  可动力电池这玩意儿,那可就难说了。

  用了很多年,它也许只是储电能力下降了。

  以前能装几十度电的它,如今只能装十几度电,难道能说它不能用了,该报废吗?

  如果以无法正常充放电,来作为强制报废的标准,那么最终结果就是所有电池都无法报废。

  因为想要做到储电能力高,经得起反复损耗很难,但是确保用很多年,依然可以充放电还是很简单的。

  真要这么弄,那么动力电池就相当于永远也不会报废。

  可实际情况却是,当车子的续航能力越来越差的时候,人们就不愿意用电动汽车了。

  车辆长期闲置不用,那么车上的动力电池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等风吹日晒彻底坏掉的时候,那可就严重污染环境了。

  如此一来。

  动力电池的报废与否,如何报废,怎么回收。

  以前一直是没人管、不好管、管不了的三大尴尬局面。

  为此,有关方面也不是没想过办法。

  几年前就有相关部门,要求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多个部门和几家企业,为此还专门成立一个官方的综合管理平台。

  这个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

  相当于给每一组动力电池,都弄了一个身份证。

  在它们的寿命周期内,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

  可问题是

  这个平台并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

  也就是说,企业并不会积极申报相关数据,因为填报与否,都不影响车辆的流通使用,又不会被处罚,那么为什么还要耗时耗力的填报呢?

  也就只有电动汽车行业的新秀凌峰,才会创造行业先河。

  给每一个石墨烯复合电池,都及时填报了信息,并且还有内部编码系统,可以准确的进行信息溯源。

  他也是第一个率先承诺,两年内所有芸峰电动汽车都可以免费更换一次电池的厂家,因为他自己就是电池厂商,有足够的信心和技术回收利用好他自己的电池。m.XiaoShuo530.Com

  但其他厂家,有这个信心和实力吗?

  既然没有,国家又没有强制要求动力电池该如何报废回收。

  那么大家自然犯懒,只管生产出来卖出去,不管将来会流落何方。

  而如今

  六大国际汽车巨头,非常稳准狠的,选中了这一软肋。

  要让电动汽车令人诟病的动力电池报废回收问题,变成一个全民热议的环保问题。

  又要像之前取消优惠补贴那样疯狂造势,最终结果便是想推动电池报废税的政策出台。

  乍一看。

  六大国际汽车巨头,是出于一片好心。

  因为有了动力电池报废税之后,有了钱自然就有企业愿意做个业务,而动力电池得到了专业的回收处理,自然也就不会再污染环境了。

  可是他们的一片好心,其实也是包藏祸心。

  真要给电动汽车厂商或者车主,出台这么一个税收政策,那可就真是要命了啊!

  六大国际汽车巨头如此歇斯底里、穷凶极恶。

  看似是奔着凌峰一个人来的,但其实呢?

  它们也是想将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干掉。

  并不单单只是枪打出头鸟,只对付凌峰一人。

  在这种时候,是不是应该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强敌呢?

  最不济,也应该是让凌峰来为电动汽车行业出头,让他去对抗六大国际汽车巨头

  而自己现在竟然还在孜孜不倦的,雇人破解凌峰的自动驾驶软件,试图整垮凌峰。

  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孙赫缪正犹豫不决的时候,手机突然响起。

  看到来电号码赫然是凌峰,吓得他瞬间冷汗滚冒,双腿发软

第716章 又出新招!致命软肋[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