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六十章 蛊术[2/3页]
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有对中蛊症状的细致分析和治疗的医方。
而且关于蛊术,还有几个比较有趣的小故事。
说的是从前有位有蛊的母亲,蛊看上了她的儿子,做母亲的当然不愿意害她的儿子。但是,蛊把她啮得很凶,没有办法,她才答应放蛊害儿子。当这位母亲同她的蛊说这些话的时候,正巧被儿媳妇在外面听见了。
于是儿媳妇赶紧跑到村边,等待她丈夫割草回来时,把这事告诉了他,并说妈妈炒的那一碗留给他的鸡蛋,回去后千万不要吃。
说完后,儿媳妇就先回家去,烧了一大锅开水。等一会儿子回到家来,他妈妈拿那碗鸡蛋叫他吃。儿媳妇说,鸡蛋冷了,等热一热再吃。说着把锅盖揭开,将那碗炒鸡蛋倒进滚沸的开水锅里去,盖上锅盖并紧紧地压住,只听锅里有什么东西在挣扎和摆动。过一会没动静了,揭开锅盖来看,只见烫死的是一条大蛇。
这里的蛊,便是刚才咱们说到的蛇蛊,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些放蛊方式和蛊的样子,除了代代相传的说法,谁也没有亲眼见过,所以有的人便认为这所谓的“蛊术”,其实是前人杜撰出来哄骗别人,纯属子虚乌有。
前文提到了,蛊术起源自中国古代的苗族,各位看官也知道,苗族一般多处偏僻地区,旧时医学落后,许多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每遇就诊无效,动辄归咎于蛊。
民国时期湘西有位汉人,曾在军队中做过官,有权有势。他得了腹部膨.胀的怪病,每当膨.胀时,似乎觉得腹中有物在游走,由于请的几位医生医术不高,吃药无效,便归咎于被邻居苗妇施蛊。
然而经过巫师多次作法仍然毫无起色,这位汉官一怒之下把邻居苗妇捆绑后吊起来,百般辱骂,施以非刑,差点将其折磨而死。苗妇的丈夫慑于汉官的权势,敢怒不敢言,只能在一旁束手旁观。后来过了一年多,经人介绍,这位汉官延请一位高明的医生诊治,该医生看后,说是某种鼓.胀病,并不是什么蛊毒。
果然,一剂药吃下之后病就好了。可怜那苗妇无故含冤,差点殒命。经过该医生的证实,这位苗妇才恢复了清白的名誉。而那些一辈子不得洗去冤屈的苗妇不知又有多少!
也不知道这事情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许多人都认为,这个“蛊”只有妇女才有,所谓的“蛊虫”只能寄附在妇女身上,传给下一代女性,而不传给男性。
比如某男青年“游方”遇到一个情投意合的“有蛊”姑娘而未征得父母的同意就娶来,那么他们的下一代,凡属女性,均要从她母亲那里将蛊承传下来,并代代相传。
在汉文典籍中,放蛊者并不仅限于女性,那为什么苗族认为只有妇女才有蛊呢?其实这与汉、苗两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关。
在汉族的巫术信仰中,只有正邪之分,没有性别的对立。而在苗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中,在母权制被
WwW.XiaoShuo530.com
第六十章 蛊术[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