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饕餮  鬼道冥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饕餮[2/3页]

  上这种睁着眼睛,张着嘴的纹饰,名为饕餮。至若在殷商时,是否把这种纹饰,也名为饕餮,则无从稽考。

  有史以后的商周文化,已大有进展,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更不是随意点缀的,当有其深意存在;且多于礼仪器上着饕餮纹,虽是为祭祀鬼神,或也有求佑福与祓徐不祥的双重愿望。

  饕餮纹,是以正视兽类的颜面为主要构图,左右相对称;为的对称,在带身躯时左右也各有一个。颜面为天然对称的图形,任何民族,对于动物和人类的颜面,都具有深刻的印象。因为颜面为无声的语言,不仅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在颜面上显露,而**、威武、仁慈、凶恶、阴险、神秘等态度,也莫不显露在颜面上。即使用“山川奇异之物”为题材,但这些奇异之物,是渺茫得不易捉摸的。

  古代技艺家,不像文明盛世的画工们,有“好图鬼魅而恶犬马”的偷巧手段,最初所采取的稿本,都是忠于写实,渐次才由写实而简化;所以饕餮纹所取的物象,多是由来有自,取诸常见的鸟兽等物,或近取诸人类的。饕餮纹是以颜面为主纹,足、身、尾为副纹,雷纹为地纹。完备的主纹是由冠饰、鼻、目、眉、角、耳、口、齿等官能所组成。WwW.XiaoShuo530.com

  饕餮多指负面形象,但在余光中先生的《当我死时》的“饕餮地图”中,“饕餮”用在此却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但是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饕餮纹是不是都是饕餮呢?

  其实不是的,段勇的《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将饕餮纹分为牛角、羊角、豕耳、变异四大类,就足以说明这类纹饰的复杂程度,也说明了饕餮纹来源的不统一。饕餮的形象自然也不可能只有一种。

  而且关于为什么鼎上要铸饕餮纹,也并不只有《吕氏春秋》中的这一个说法。

  《路史》中记述了蚩尤被杀后说的:“后代圣人著其像于尊彝,以为贪戒。其状率为兽形,傅以肉翅。”罗苹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那么饕餮纹最早,就是对蚩尤的丑化。

  这有没有可能呢?还真有可能。

  蚩尤是三苗的首领,败在华夏族手里,大约打他的理由就是他太贪了,所以将他的形象铸在鼎上,以示“戒贪”。

  从形象来看,也很有可能。神话学大家袁珂先生就曾提到,《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逵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任缙云之官也。”而蚩尤姜姓,亦炎帝之苗裔,“故说蚩尤即是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乃大有可能也。”

  而《左传·文公十八年》又提到:“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饕餮[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