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60章 刘备墓[2/3页]
刘备的墓葬就在成都武侯祠。
因为上述史料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是蜀汉的观阁令史(专门从事文献档案管理工作),在蜀汉生活了30多年,他必定知道刘备的葬处。
刘备死后,尸体由白帝城运回成都,后与吴夫人合葬于惠陵(位于今天成都武侯祠内)。
如今的武侯祠内,确实还有刘备墓的建筑。
武侯祠博物馆的工人在一次植树的时候,意外地在刘备墓封土边缘挖掘的树坑中,发现了许多蜀汉时期的石砖。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三国志》等历史文献中,关于惠陵记载的可靠性。
第二种说法认为,刘备墓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驳斥了《三国志》等历史文献中,关于刘备尸体运回成都的记载。
刘备死于农历的四月,对于四川来说,这是烈日炎炎、气温极高的夏天。
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从白帝城到成都全是逆行而上的水路和崎岖的山路,仅单行也得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花这么长时间把刘备的尸体运到成都,按当时的尸体保护技术,要使尸体不腐烂是完全不可能的。
而刘备从过世到下葬,中间隔了三个多月,诸葛亮根本不可能拉着臭气熏天的刘备尸体,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跋涉,最后把刘备安葬在成都。尒説书网
基于上述分析,有的专家认为地处牧马山、彭山脚下的莲花村才是刘备的葬身之地,而成都的武侯祠只是刘备的“衣冠冢”。
正因如此,莲花村自古以来,都流传着刘备墓的传说。
但是,刘备的尸体从白帝城到彭山就不会腐烂吗?彭山距离成都已经很近了,为什么不回成都?
所以,第二种推论还是存在很多漏洞。
第三种说法则认为,刘备其实就葬于奉节白帝城。
郭沫若1961年在奉节考察时认为,刘备死在气温极高的夏天,当时交通很不方便,从奉节到成都逆水而上至少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尸体肯定会腐坏。因此他认为,刘备墓在奉节的可能
第160章 刘备墓[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