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669章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太上道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669章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3/3页]

  同一段光明受用,是謂普殖神靈,萬道之祖。今法書符必先畫一圓,象其爲造化,使可見矣。內圓外圓,發揮心上工夫。內外混融,與道合真。造此道者,毋親紙上虛文,當究箇中玄妙。豈不知真中有神,長生大君,一從溟涬,流傳於今;綿綿不絕,人人具足,凡聖同真,無欠無餘,不增不減。修之內,則遂成至寶,得爲至人;施之外,則和天安地,福國裕民。至於呼沆瀣,吸風雲,役鬼神,驅雷電,此皆一真之妙用,出方寸之經綸。前人有云:念頭未動,體合天心。意氣纔萌,便當下筆。是則是矣,玄之又玄,當知未生以前,未有此形,未有此念,當作麽生?寶珠懸處,無所不容,無所不通;說經十徧,眾真監度,以授於我。當此之時,是誰下筆?予敢咦曰:混元一物本無先,至道虛無理自然。若向未生前見得,阿誰不是大羅仙。

  ○金光妙用,道气长存。

  此一点子,无所不通。

  体清微之体,允执厥中。

  精守戒定,返照大空。

  用默而识之,宝珠一颗。

  出而用之,无施不可。

  满庭芳

  一点阳精,配归阴位,五行四象俱全。忽兮有象,晃耀照无边。神水频频浇灌,三关内,文武烹煎。明知道,入门体用,心静息绵绵。住行并坐卧,养吾浩气,塞地充天。认取本来面目,月样团圆。内有清微玉篆,驱雷雨,发在心田。君知否?神仙有准,功行满三千。

  五太图

  師曰: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形無象,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者,未見氣也。太易變而爲太初。太初,氣之始也。先天元氣,始見微芒。太初變而爲太始。太始者,形之始也。漸有元氣之形矣。太始變而爲太素。太素者,質之始也。元氣之形質而具也。太素變而爲太極。太極者,混沌也。溟涬洪蒙,狀如雞子。其中有精,彌綸無外。元氣凝而清濁未分也。太極旣變,則混沌開而洪蒙裂。於是清陽之氣,升而爲天;陰濁之氣,降而爲地。易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卽非清非濁,中和之氣,結成人倫也。是謂道生一,一氣之混沌也。一生二,二儀之清濁也。二生三,三才之人倫也。然後三生萬物。萬物之始於天地,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極也。太極不能自生,生太極者,太素也。太素不能自育,育太素者,太始也。太始不能自孕,孕太始者,太初也。未有太初,先有太易。夫太極者,其本體函三為一,中具五十五數。雷霆得天地之中氣,在人身,則虛無一竅收在內。是以至人窮造化之源,握洪濛之柄,命二氣於無象之先,役萬神於已形之後,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尒説书网

  玄关一窍

  精衮衮而运转,气默默而徘徊。

  神混混而往来,心澄澄而不动。

  师曰:规中者,如一规之中,不在中间,不在内外也,不着物也,不泥象也。在身中之中,意中之中,如大圆镜中之一我。但正心诚意,为中心柱子。常万虑俱泯之时,真人出现,如鱼居深渊,浮游守规中矣。紫阳翁曰: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肝肺脾胃,非脐轮、尾闾,非膀胱、谷道,非两肾中间一点,非脐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关元气海。能知此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火候、脱胎俱在此矣。盖此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造化之源。只在身中而求,不可求于他也。前真云:此窍非凡窍,中中复一中。万神从此出,真气与天通。此卽雷霆之窍。得之,则雷霆枢机不必外求矣。至人用之,所以冲举。

  法行先天大道

  昏昏默默。无欠无余,圆同太虚。

  杳杳冥冥。湛然常寂,清静法枢。

  有物先天地,名为大法王,见渠还寂寞,应用甚昭彰。眼耳俱无有,神通不可量。若人知这个,何必篆天章。

第 669章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