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0章 司仁献计  缚灵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20章 司仁献计[1/3页]

  高力士虽然是李隆基的心腹,但并不是什么事情都知道。

  可毕竟他跟在皇帝身边的时间久了,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了许多隐秘。

  李隆基现在的处境极为尴尬,他登基之时,周边的周家已经对唐朝没了之前的尊敬。并且蠢蠢欲动,屡次犯境。

  为了解决边患问题,快速处置边情,节度使制度便应运而生。

  节度使的权利太大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

  在前期,节度使确实有效缓解了边患问题,而且还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但军政大权被独揽的后果就导致了,各方节度使都在拼命的募兵。

  就拿安禄山来说,他只是三地节度使,就能拥兵15万。而长安可用的兵士也才20万。

  李隆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废除节度使制度,第二个就是让节度使换防。

  但是他过于自负了,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让这些节度使感受到黄恩浩荡就不可能升起反心。

  所以,唐朝的大部分资金都流入了边关节度使的口袋中。

  并且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度使的权利越发的膨胀,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开始出现割据一方、裂土称王的现象。m.XiaoShuo530.Com

  节度使假借平叛为由肆意扩张,无视长安的命令,独立成为一个个小朝廷。

  等李隆基反应过来,想要在其中安插官员的时候都已经晚了。他们明目张胆的拒绝长安下派的官员。

  李隆基见节度使的气候已成,再想要取缔他们根本不可能。毕竟现在的外部都靠着节度使在支撑。

  一旦撕破脸,那么外敌就会趁虚而入。

  到那个时候,唐朝极大概率会被覆灭。

  李隆基对此也很清楚,所以一时间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选择用怀柔的方式进行安抚。

  时不时在敲打他们一下,让这些节度使知道长安在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

  所以,司仁被任命御史大夫调查安禄山这件事,也仅仅就是个幌子。

  毕竟哥舒翰也是一方

第720章 司仁献计[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