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9章 黄志鹏  全家供我科举,而后青云直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39章 黄志鹏[1/3页]

  洗完澡后,接生婆就开始给孩子打扮了,先是拿一个艾球点着,然后拿一块姜片放在小孩子的额头,再将艾球放在姜片上,象征性的给孩子做灸。

  接着就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孩子身上轻轻打三下“一打聪明,二打伶俐”

  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葱与聪同音,寓意聪明绝顶之意。

  接生婆再拿起秤砣比划几下说道“秤砣虽小压千斤。”寓意小孩长大后在家庭、社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后再拿起锁头三比划,寓意小孩长大后手紧脚紧,稳重谨慎。

  再把孩子托在茶盘里,用主家事先准备好的金银锞子或首饰往孩子身上一掖,说道“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寓意小孩长大后,福大禄大财命大。

  接着用小镜子往孩子屁股上一照,说道“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再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里一筛,寓意小孩不出或少出天花,没灾没病地健康成长。

  最后给孩子喝一口大黄熬的汤,寓意三日尝得黄连苦,终身富贵不受穷。

  如果是生的女孩,那还有一个步骤,那就是得提前三天用红丝线穿好的绣花针,在酒蛊里用香油泡三天,以便洗三这天给女婴扎耳孔。尒説书网

  做完这些后,洗三仪式的结尾还要将炕公炕母的神牌以及香烛,拿去院里烧掉,烧完后的灰用红纸包住,放在炕头,寓意神灵将永保一家平安。

  以上就是洗三礼仪,步骤挺多挺复杂的,到最后添盆里的钱币和祭祀的小米,鸡蛋,油糕等等,全归接生婆所有,也当做是此次的酬劳了。

  复杂归复杂,但古代无论贫富,都是会举行这个洗三礼,对于古人而言,这个仪式非常重要。

  苏东坡当年一贬再贬,不被朝廷重用,甚至是嫌弃,在贬到黄州时,小妾朝云生了个男孩,在洗三礼上,苏先生就作了一首《洗儿诗》。

  人皆养儿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第139章 黄志鹏[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