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5章 墨斗  九品地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95章 墨斗[1/3页]

  等我弯腰的时候,并没有如期吐出来,直接躺到地板上后舒服了不少,这木鱼石也太神了,上次看到转命玄术的过程,今天又看到打崖棺的情景。WwW.XiaoShuo530.com

  其实打崖棺的情景并不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早在之前,我就感觉到了麻黄村婴儿的听觉,听到了敲崖棺的声音,但这次是亲眼看到,但有所区别,我看到的崖壁显然不是麻黄村的那一个,麻黄村的崖壁下面没有水,我刚才看到了巨大的湖泊!

  而且,崖壁比麻黄村的规模更大!

  我平复过来后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查询悬崖棺的资料,就我以前所了解到的,大部分人把悬棺称之为崖棺,具体的做法是在悬岩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

  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在古代能修建这样规模的棺葬,必须财力丰厚才可以,崖墓葬有的是群葬,家族群葬,或是夫妻合葬,更多的则是独葬。

  不管是群葬、合葬,还是独葬,崖穴必然是朝阳,我再点开一些图片,发现目前所发现的悬棺中,棺材的制式多种多样,但材质一般是楠木,制式则有房形棺、船形棺等等,重量从三百多斤到一千多斤不等。

  我好奇的是,棺材这么重,再加上尸体的重量,是如何把这几百斤、上千斤的棺木运上去的呢?搁到现在,有绞车、滑轮等机械装置帮忙,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但古人是怎么办到的?这实在是一个不解之谜,我翻找了不少资料,众说纷纭,但没有一个敢下结论。

  《朝野佥载》中,提出了一种假设,尸棺先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岭表纪蛮》中又提出了另一种设想: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据说,悬棺位置越高者,家势越显赫,地位越显隆,越受人尊重。若如此,则垒土之说成立。

  但如果仔细想想,这两个说法都有漏洞,我越研究

第295章 墨斗[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