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09章 三大式  九品地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809章 三大式[3/3页]

  流。漂向哪里,哪里便是死者的美好归宿。

  其二是投河式,即将死尸背到河边解卸后投入河中,或将尸体用布匹包捆后,坠上大石块抛到河中,以供奉河神。这种葬式在中国古代和现在的藏区比较常见,一般是经济条件较差,未亡人雇不起喇嘛念经超度的人家,对死者多采用此法。

  另外,对死亡的孤寡人、幼童也用此葬法,在传统水葬区域的人看来,水上出生的肉体,死后也得归于水。因而除一部分傍山而住的居民外,其他水上人家,人死后一般都采用葬身湖底的做法。

  第三种是撒灰式,即将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在的南方一些城市,近年来采用此种葬法的越来越多,在鹏城也有不少人选择撒灰式水葬!

  我曾经听爷爷说过,在专业的水葬区域,有专门的水葬师安排一切,一般在天亮以前,遗体会被送至河边,在河边浅水处清理出一片安置遗体的地方,在念经超度后去掉裹尸布,将遗体放入水中,再用事前清洁好的石块将遗体严严实实地地垒砌起来。WwW.XiaoShuo530.com

  垒砌好了后,由僧人或死者亲戚中的一位长辈,在一根反搓的白羊毛绳两端,各绑一白色石块,一端固定在死者的头顶部位,然后拉起另一端,缓缓地逆流而上。这条白羊毛绳,通常有十多米长。拉绳的人一边往上游拉,一边将绳子逐渐淹没于水中,淹到绳子末端,人即弃绳出水。水葬仪式也就到此结束了。

  为了表示悼念,也为了作标记,有的还在水葬地对准的一河两岸,各竖一木杆,将一条白羊毛绳固定在上,使其高悬在河面。为孩童举行水葬的全过程中,孩子的家人都得自行回避,在附近隐蔽躲起来,或在远距离煨桑点火,默默诵经祈祷。对夭亡儿童大多实行水葬,按民间传统说法,孩子们生性脆弱胆小,害怕火焰和猛禽恶兽,喜欢绵柔光滑的流水,平时喜欢玩水。通过水路可使其不受惊恐地走进轮回之路。

第809章 三大式[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