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957章 茅山四宝[3/3页]
祖朱元璋意欲将其改制成“奉天承运文宝”的皇帝玉玺。
但刻印匠第一天将印刻制成“奉天承运文宝”六字,而第二天印面之上便奇怪的变成了“九老仙都君印”六个篆体阳文之字。
如此三刻三试,印面仍然是“九老仙都君印”六字,明太祖朱元璋万般无奈,又心中疑虑,于是只好乖乖派人将其送归给茅山道士手中,之后就没了它的下落。
四宝之二,玉圭,玉质莹润,光透澄澈;顶部之纹远望如翩翩欲飞的蝙蝠,近观又似飞龙在天,中部之纹宛若苍苍茫茫的云山雾海;底部之纹则酷似山峦重叠的泼墨山水画;顶中底三部之纹,虽在一玉之上,却截然不同,且均为自然而成,巧夺天工,精美绝伦,一直被视为道教神物。
传说此玉圭还能随着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而变幻出不同的颜色。而且在春秋之时,圭身之上往往会出现一层汗水,茅山道士古时只有举行特大道场时才能用上一次。尒説书网
第三件,玉符,玉符又叫镇心符,上刻篆体阴文“合明天帝日敕”六字。合明天帝日与古代五行五方之说符,古为信物,或两半对合为一,或画上符篆,一般有木、竹、玉石三种质地,其早期也下落不明!
最后一宝是方砚,茅山一派称其为哈砚,道士要做道场的时候,需要书写榜文或表文,我们有规矩书写的时候要用朱砂笔,朱砂在普通砚台之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溶化,但若将朱砂放入此哈砚之内,对之哈气,朱砂随即可溶,于是便能马上润笔写字,而且据说每次不多下少,正好够用。
传说此哈砚左上角原有两条天然花纹,细若两条小鱼,若投砚水中,波荡鱼游,形态逼真,蔚为奇特,又传说每日子午之时,二条小鱼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砚中池内,游玩戏嬉,片刻功夫之后便会各归原处,一动不动,故而有人形象地将此现象称之为子午归槽。
第957章 茅山四宝[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