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1章 重庆人民大礼堂[3/3页]
形建筑物与身后拥有重檐屋顶的建筑物紧挨在一起,共用了一面墙壁。并且,为了能够让建筑物从外观上达到错落有致的高低美感,位于前方的方形建筑物不能够遮挡后方的建筑物,自然是两者当中比较低的那一个。
拥有礼堂主入口的这座方形的建筑物,在外观形制上同样参照了古建筑。正面八根高大而又结实的、红色的钢筋混凝土圆柱排成一横排,柱子中段位置,将八根立柱全部都连接在一起的,是绿色琉璃瓦所制的小巧屋顶。
只需要给进入建筑物的人在一个方向上提供遮风挡雨的效果,因此有且只有普通屋顶的一个坡面,这些由八根柱子隔离而成的七个小小的屋顶,在屋顶正脊的部分与身后的四方形建筑融为一体。
方形建筑物的顶端,如头它身后的高大主体建筑一般,同样在边沿处仿造汉白玉的围栏,设置了护栏。被进行了挖角处理的主体建筑物所拥有的是高大壮丽的三重檐屋顶,为了不在比较之中相形见绌,方形建筑物当然也不可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平的屋顶就结束了。
仿造了汉白玉护栏所设置的围栏,包围住了矗立在屋顶上的另外一座建筑物。面阔总共九个开间,建筑物的主体颜色依旧是被粉刷上的大红色,以及铺上了琉璃瓦的绿色,这样一座小小的建筑物仿造了天安门的形制,为重檐歇山顶,且建筑物的入口就被设置在了面朝广场的方向。WwW.XiaoShuo530.com
可以爬上为数不多的几个石头台阶,越过仿照汉白玉围栏所设置的第二层护栏,进入建筑物,这座在体量上当然没有办法和天安门城楼相比较的歇山顶建筑,它屋顶的最高处,已经来到了位于其身后的三重檐屋顶的第一层屋檐高度。
而介绍完了这座主体建筑,接下来的,便是位于主体建筑物左右两侧的两座中心对称的副楼了。
两座副楼排列成为一条直线,刚刚好和建筑物的中心对称轴相互垂直。如同展开的宽大羽翼一般,拥有相当大的建筑体量,这一左一右的两座副楼,其实和故宫博物院的午门还真是有些类似。
故宫博物院的武门从半空中向下俯瞰是“凹”字形,也就是正门左右两侧的城墙墩台刚好在彼此相互平行的情况下共同垂直于大门。而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左右两侧建筑,不需要在相互平行的情况下共同垂直于主体建筑,它们只需要在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下,平行于主体建筑物的大门就可以了。
左右两侧的两座副楼虽然还是和位于身后的主楼相互连接,但是,为了能够打造出空间上进退得宜的进深感,两座副楼所连接而成的这一条直线,并没有和主体建筑物的前门所在直线相互重合。
从半空中向下俯瞰,主体建筑物与两栋副楼之间的排布关系有些类似于“品”字。只不过不同于这个字三个“口”字相互分离的布局结构,大礼堂的三个口,位于前方的两座副楼所拥有的后墙,与位于后方的主体建筑物所拥有的前墙是彼此之间相互接触,从而让看似分离的三座建筑物融为了一体的。
横向展开的两座副楼,同样在屋顶处仿照汉白玉护栏设置了围栏。而被围栏框起来的屋顶,上面当然同样立有别的建筑物。至于建筑物的形制,那就真的是和午门墩台上的建筑物相似了。
两座副楼在靠近中轴线的那一端,所拥有的都是一座四角重檐亭一般的建筑。而在远离中轴线的那一端,从外观上看上去依旧还是攒尖顶的亭子,只不过它们都不再是只有四个三角形坡顶的形制,而是改为了八个坡面的重檐八角攒尖顶。
四角重檐攒尖顶和八角重檐攒尖顶之间,是一条长长的、屋顶只拥有一前一后两个坡面的庑廊,而副楼建筑物的高度,则和位于它们身后的重檐歇山顶建筑物高度相仿,从而让整个大礼堂从远处看过去拥有“山”字形高低错落的美感。
第71章 重庆人民大礼堂[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