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5章 从善如流的刘季  穿越原始部落当首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75章 从善如流的刘季[3/3页]

  流,将黎唇提议的细化增加起来:“公乘、公造、大造、上造、不更、庶长、左庶长、右庶长、大庶长。”

  “其中公乘、公造、大造列位典农准尉,辖百人开垦队。”

  “上造、不更、庶长列位典农中尉,辖三百人开垦队,配两位准尉为副官。”

  “左庶长、右庶长、大庶长列位典农上尉,辖五百人开垦队,配中尉、准尉副官各一,督邮(掌书信)、郎中(掌财务)、员外(掌牛)皆挂准尉。”

  “官大夫、公大夫、五大夫列位典农准校,辖千人开垦队……”

  “庶大夫、左更大夫、中更大夫列位典农中校,辖五千人开垦队……”

  “右更大夫、良造大夫,列位典农上校,辖万人开垦队……”

  以上就是刘季思索之后调整的。

  但大夫级别的开垦队,顶多就是千人规模,因为庶大夫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呢!

  最高的就是公大夫的景林。

  人家是靠着东征西讨,奋力搏杀,刘季才给的。

  而且这群大夫多是呆在军中,压根没有回到地方去,因此真正投入使用的,只会是典农尉官这个级别的存在。

  刘季看着文件一会儿后,起身去找司徒府、司马府联合处理后续的增补。

  大概三日之后,一套完整的律令就颁布了。

  《暂行五十年边区军屯拓荒令》横空出世!

  同时,重订爵位,在发式和服制上开始做文章。

  就是现在染发技术不咋地,不然高低整个红绿蓝的!

  刘季看着文件心里自己莫名的吐槽。

  不过还是笑了起来,因为他站在酒肆的二楼,能看得出来很多卿士大夫们的欢喜。

  当然,关键的一点就是,刘季设计的制度中,是允许户中余丁在没有选拔进入地方军之后,前往报名参与边区军屯的。

  依旧是束缚在奖励耕战这一套上。

  军屯也是屯田。

  给卿大夫们干活的叫做民屯,朝廷规定,卿大夫和民屯五五开。

  这是土地产出的分成,也是未来三十年一徙之后,百姓能获得土地面积。尒説书网

  同时朝廷也组建了自己的建设军团,给官家干活,牛管够,但产出四六分账。

  用牛的,给六成,不用牛的给四成。

  但是土地最后的分配为五五开。

  并且不是三十年一迁,而是五十年一分。

  以朝廷的资本,介入边区建设,算得上未来稳定的赚钱方式。

  关键是,这给积户机会了。

  只是积户的名额比较少,给野人和国人家庭的余丁机会更大。

  举国上下,都是欢喜。

  刘季也算是解决了土地分配的问题。

  至于隐患……

  这项军屯只执行五十年,不行就撤掉,反正试点是在边区,那就是一片白地,真要有问题,迁徙本地人就是了。

  还能白白获得一块土地收税,不香吗?

第475章 从善如流的刘季[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