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五章 抚仙湖  南派盗墓手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抚仙湖[3/3页]

  周围的土地,打一条三百米盗洞,穿到棺材下面摸金。

  盗墓的,最怕墓葬埋在居民区。

  你这边一动锄头,对方一抬头就看见,不是找死?

  挖土开石,动静太大。真要是大墓,搁在深山老林,再多机关也会被盗。唯独靠近村庄,旁边又是农田的墓,委实不好下手。

  有办法吗?

  自然是有的。

  那几个土耗子,也听过几节老爷子的课,决定在外面种玉米。

  玉米长得快。

  等玉米发起来,田里就是一片林海,能把人挡住,他们再在土中间挖盗洞。又养了几条狗,负责闻土,辨墓的方向。

  结果还没半个月,就被村民发现,送省城吃了花生米!

  这几个老表,也确实是小天才。

  在外面种玉米不稀罕,得分时候,人家江西压根不产玉米!村民一看,几个外地人鬼鬼祟祟,白天黑夜猫在土里,外头又是一圈奇形怪状的玉米。

  不怀疑才怪。

  打草惊蛇,那座宋墓愈发不好下手。

  堂口解决不了,便把问题报给老爷子。

  当时全国抗战,甭管你是偷东西还是土匪,都拧成一股绳,该杀人杀人,该打鬼子也不含糊。

  老爷子坐镇南方。

  张四太爷一封书信,要老爷子在南方筹集经费,再拿到南洋购买药品、弹药,运回来支援抗战。

  不仅是盗门。

  当时的洪门、青帮,都拧着裤腰带掏钱,捐飞机捐大炮。大家虽然不敢说自己是啥好人,民族大义还是有的。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除了盗几个大墓,老爷子也不知道有啥法子,能捞那么多钱打鬼子。

  死人受点委屈,总比活人做了亡国奴强。

  张四太爷给老爷子派了两个帮手。

  盗门除了八奇,还有十二将。尒説书网

  乾坤将,王佐将,二人来到老爷子面前听令。

  对于虎盘山那座大墓,老爷子有了想法,亲自安排人去那边,仍盗墓。

  这次不种玉米,改养蜜蜂!

  除了夜行山人,哪个盗墓不挖盗洞?

  可旁边就是农田,你一挖,别人能不知道?种玉米,是掩耳盗铃,养蜜蜂就不一样。

  蜜蜂嗡嗡乱飞,能盖住挖土的声音。

  村民怕蜜蜂蜇人,轻易不会靠近蜂场。

  养蜂人没事到处走,在深山老林瞎逛,也不会引起怀疑。

  这就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养蜜蜂的法子奏效了。

  那座宋墓,老爷子带人来了个大搬家。

  这一搬,有了新发现。

  棺材里,有一紫金海兽葡萄籽。拇指大,夜光下闪闪发光,做工精巧,及其罕见。至少是先秦古物了,应该是贵族女人镶在发簪的配件。

  拿到省城,少说能卖五十大洋。

  清理墓碑时,发现墓志铭。原来墓主人当官,曾代表皇帝为宣慰使,出巡古滇一带。

  古滇多湖,多水,多河。

  其中有一片大湖,最是罕见,被称为抚仙湖。

  徐霞客游记曾写道“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

  此湖面积广袤,水质极其优良。

  号称琉璃万顷,古滇一镜。

  比洱海、滇池加起来还要浩渺,称得是滇土一奇!

第三百三十五章 抚仙湖[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