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百七十五章 偷盗骗[2/3页]
你还不及反应,十张钞票已被他抽走七张。偏偏还找不到他把偷的钱放哪,告到公家也没用。
细留神,是指扒手伪装成打更、房东、服务生等职业,在旅馆或出租屋行窃。
讲究个大摇大摆,脸厚心黑。
偷了东西,大气不出,跟失主嚷嚷,甚至失主坐地上痛哭,还伪装好人劝对方看开点。往往被偷了钱的,对他感恩戴德,丝毫不知行窃之人就在面前!
这就是扒手一行。
没倒斗那么复杂,却也说的是桩奇事。
后来又把出老千、给骰子灌水银这些赌桌骗术,也归到扒手里面,那就属于瞎掰了。出老千是千门一行,跟扒手不搭边。
只不过都讲究手速快,能闪电纫针,毫秒之间换了牌,做下记号。
都不是外人能轻易练成。
再说这个赖小疮。
混江湖的,都不用姓名,用绰号。
老爷子绰号“夏大龙子”,不过他是盗门魁首,谁敢当面这么喊,打断狗腿都是轻的。
一般叫把头、魁首,要么占个“爷”字。
绰号一般都带个“小”。
像寸小头、赖小疮。
或带个“子”。
像夏大龙子、大木坨子等等。
这也有讲究的。
走江湖,全靠弟兄帮衬,处处讲究个谦虚,要有孔融让梨的精髓。能受委屈,能吃苦,能割肉。
带个“小”,表示年轻,又灵巧,逢见大人卖个乖。
通常是独门独户,用这小字。
而“子”字,一般用于某个团伙的老大身上,比方说土匪头子,盗贼头子。先秦有老子有孔子,子是尊崇,表示他是一方团伙的老大。尒説书网
再说回赖小疮。
此人确实算春城里面,扒手技艺最高的那个。
四十多岁了,七八岁跟着师傅跑江湖,学手艺,曾是前清的“剪绺行”,又叫“剪刀会”的头头。
只因剪绺干不下去了,改行做了扒手。
小时候父母不慎,脸颊被老鼠啃了半截,生了血痂,有了老茧,腮帮子天生比常人厚,能憋住气,轻功了得。
扒手当中,能飞檐走壁的不多。
又能剪绺的,那更少。
因此赖小疮在当地颇有名气,受到乾坤将关注。
剪绺,其实是扒手的老本行,不过现代已经绝迹了,民国都很罕见。
就是偷摸剪人的头发,去卖钱,就叫剪绺。
这种即使被抓到,顶多挨顿打,不至于吃牢饭。弄到局子里,也说不出什么杀头的大罪。前清的时候,火车站地方剪绺的扒手极多。
搁在十几年前,也有姑娘头发长了,剪下头发,能卖个百十来块。
盖因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不能随便剪,但古代的秃子不比现代少,至少唐朝就有假发了。
所以头发在古代挺值钱,滋生了“剪绺行”。
要用剪刀,所以这些人又组成了“剪刀会”,有四月十五,拜剪刀神的传统。
民国以后,头发不值钱,西洋商品的假发比本土优秀,剪绺行逐渐没落,这个行业到现代已经完全消失了。
豆
第三百七十五章 偷盗骗[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