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五章 众神山  南派盗墓手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四百一十五章 众神山[1/3页]

  洗了澡,剃了胡须。

  村民给我们拿来干净的当地人衣服,换上新布鞋。我去找藏青禅师,他正在烹煮酥油茶,村长拘束坐在一侧,很是受宠若惊。

  藏青禅师将他手上一串,盘出枣红包浆的千眼菩提子送给村长。

  村长欢天喜地,见我们的眼神,也和蔼许多。

  “禅师,这到底怎么回事?”

  “走一步,是缘;退一步,为法。”

  “不易叫你来的?”

  “是。”

  藏青禅师笑了,点点头,示意我稍安勿躁。他确实是不易请来帮我的,早在一个月前,就抵达了茅邦。m.XiaoShuo530.Com

  这是不易做事的习惯。

  无论什么情况,都留有后手,至少两套准备。

  入不入局,不是由我决定。我之前躲了十年,仍被他们引出来,可见这股力量不能直接与之抗衡。

  它是一种意志。

  潜移默化,约定俗成。

  就像社会的潜规则,尽管没有实体,所有人必须遵守。

  如果我不进山,那最好。如果我被他们引进来,不易请动的藏青禅师,便是一张有效的护身符。

  这片土地充斥着混乱和罪恶。

  但有一种人,可以在其中安然无恙,甚至说百无禁忌。

  那就是僧侣!

  缅甸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僧侣在当地地位极高,无论黑白都不会轻易招惹,何况藏青禅师的身份非同一般。

  九世大法王转身,比之活佛更为殊胜。

  活佛和法王,是两种修行概念。

  早先的藏区,并没有“活佛”这种说法,音译应该叫“仁波切”,或“朱古”。佛教教义中,佛并没有固定形制。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是某种概念,并不是一个实体。

  藏语口中的“朱古、仁波切”,是虚空幻化不灭之意、金刚宝轮威明之身,代表有智慧有修行的上师。

  明清时期,为安定西北,大力尊崇佛教。

  朝廷把藏区的“仁波切”,直接叫做“活佛”,表示尊崇之意,并选派人,以“佛”的身份统治人间。

  所以藏区的佛理,最早是没有活佛这种概念的。

  活佛听起来很上档次,并非汉语字面的意思。在藏区,每个古老的寺庙都有活佛,相当于咱

第四百一十五章 众神山[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