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七章 地舆图  南派盗墓手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四百五十七章 地舆图[1/3页]

  藏青禅师摘下胸前钺刀,手指一曲弹出。

  钺刀如飞镖在空中旋转,砍在尸手处。手指与竹简掉在地上,那手掌也没痛感,许许多多的婴儿手探出缝隙,已经垂到了地面。

  我感觉不对头。

  抄起铁镐上去,原来我们被大自然耍了一通!

  缅北雨林,物产丰富,奇形怪状的什么都有。除了是动物的天堂,还是真菌细菌的温床。

  有一种叫“多形炭角菌”的菌类,常在腐叶烂泥之中滋生,最为诡异。这种真菌生长速度快,外观与人手十分接近。

  从地里冒出来,就像尸体破棺而出,狰狞崎岖。

  胆子小的,真会被吓死。

  尤其悬棺的环境中,开遍多形炭角菌,好似千手妖尸作祟,墙缝一眼望去全是手,谁不害怕?

  黄师爷表示,皮影都不如多形炭角菌吓人。

  大自然才是真正杰出的恐怖大师,看过这种菌类的,再吃蘑菇都有阴影。

  嫌菌类碍事,我和谢小雨举起火把,将里面的菌丝全部烫死。缝隙清空,后方别有洞天,竟是糊涂山人的书房。

  山里比不得宫廷。

  糊涂山人的书房,半边用竹栅栏隔开,有炼丹炉石榴罐。木架上,还有许多干化的中草药,多形炭角菌就是从那里面长出来。

  炼丹炉外面,就是书屋,有着颇多竹简,大都散乱不堪。

  真正的地仙之宅,形同迷宫,之前我们看见的,不过冰山一角。进入糊涂山人的书房,将里面的菌丝一并烧掉。

  谢小雨拿起干朽的竹简,轻轻抖掉尘土。

  上面一行行鸟迹古篆,只苍蝇头大小。竹简并未油泡蜡制,因此腐朽严重,基本拾起来就会断裂。

  我们只得在地面摊开,用手机快速拍下。

  接触空气后,裹在里面的墨迹迅速淡化,只剩一笔浅浅的影子,年代相当古老。

  早在清末民初,篆字基本就被破译了。

  以先秦“石鼓文”为蓝本,现代破译的篆字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倒斗不是土匪,也不是蟊贼,确实是一门要求文化的行业。

  真正倒斗大师,哪个不是商周秦汉信手拈来,唐宗宋祖了然于胸?

  我懒得细看,让黄师爷代为翻译。

  书房内的竹简,记录了糊涂山人的生平事迹。

  相当于他本人的自传,不过并未流传出去,纯粹晚年无聊,随手写的“日记”罢了。

  此人为先秦方士。

  秦汉时,以百岁入宫廷为官,受皇帝诏,试炼长生不老药。

  精通天象堪舆,阴阳五行,能于大川巨海,顺理龙脉,更懂得一手“北辰定舆”。皇帝喜,乃受三千石官禄,显赫一时。

  缅北一代,至于安南,古代曾为中原藩属。

  有古国,太古所生,不知岁月。有神迹,宫廷高大,门楼辉煌,其国力鼎盛,威震四方。有附庸八百国,曾与颛顼作对。尒説书网

  颛顼伐其国,破其城,灭其族。

  后裔迁入大山,与中原世仇,号“阴泉国”。

  始皇帝继位,一统天下,召“阴泉国”王子入秦宫为质。阴泉王不许。后秦王伐百越,分兵十万攻阴

第四百五十七章 地舆图[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