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34章 难民船[2/3页]
越各国都很乐意把国库里的钱拿出来,让钱出去生钱,过几年再带着钱孩子回来。
之所以借钱这么多,并不是船只和火炮多贵,最贵的是战船的生产线。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赤区全境的江畔和海边,拔地而起1600多座船厂,超过768000人进入船厂工作。大部分的船厂并不生产整只船,而是生产某个部分,比如专门生产铁锚的工厂,专门生产舰炮的工厂,专门生产船上木门的工厂。各厂造出零部件之后,再装车,统一送到各郡的组装厂,在江畔或海边的船坞进行拼装,最后由海军官兵们验收通过下海。m.XiaoShuo530.Com
验收的官兵,就是要乘坐这条战船的水兵。因此验收质量绝对没问题,不担心有串通舞弊。毕竟船的质量不好,验收的人搞不好就要送命,谁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大量的赤区百姓涌去船厂做工,也对各地的众多产业造成冲击。很多沿海地区,甚至连卖早点的小贩都找不到了,因为小贩们都跑去船厂锯木头,挣的钱比卖早点多两倍。大量的店铺关门,税收也开始动荡。与此同时,大量的白银流入民间,短时间内出现了国穷民富的奇景。
各郡的长官都发急信,甚至亲自坐加急车来见冯牧,诉说造船业对社会的吸血,希望冯牧能削减造船厂的规模。
冯牧也被愁的焦头烂额,他需要海军,而且时间紧迫。但快速建海军的后果,就是整个赤区的经济遭受巨大冲击。虽然短时间内,百姓们靠造船拿到许多钱,但将来海军建成,一多半船厂关门,又会引发经济地震,危害极大。
和智囊团讨论后,冯牧终于找到办法。
既然自家的国力被消耗了,那就从别国吸收国力。
第一步,先吸北梁的血。
北梁战乱重开,已经引起大范围的民间恐慌。尤其是富人们,早就拖家带口开始逃难。
冯牧颁布了命令,欢迎北梁百姓渡江来赤区,只要在当地衙门登记,居住满一年,就能拿到赤区的
第234章 难民船[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