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六十八章 驰援上海[2/3页]
0余人,张治中所部兵力数倍于日军,应该可以很轻松地歼灭,所以命令十九路军原地待命。然而,日军从1932年以后,就开始在租借内修筑以钢筋水泥为主体的永备工事,到处是坚固的碉堡和火力点,同时储存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再加上有海军第三舰队的大口径舰炮支援,使中央军的推进异常缓慢。虽然蒋介石立即就近增调第九十八师和第三十六师投入战斗,但是日本也迅速把租借内的侨民武装起来助战,接着从国内和华北抽调部队增援。中央军在张治中的指挥下,发扬不怕牺牲的精神,奋勇作战,把战线推进到租借内,但是随着敌人海空力量的加强,伤亡急剧增加,由于缺少重炮,面对敌人的坚固堡垒的时候,往往需要用炸药包来清除,前进越来越缓慢。
8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全国总动员令,宣布政府转入战时体制,以大本营取代军事委员会,最高首脑为陆海空大元帅,由蒋介石担任。把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其中上海、苏南、浙江为第三战区,由冯玉祥担任战区司令,顾祝同为副司令。m.XiaoShuo530.Com
当优势的中国军队对上海日军开始歼灭作战后,日本天皇和统帅部极为震怒,认为这是对帝国皇军的侮辱,决定惩罚中国军队,促使南京政府反省。于是日本把增兵的方向改为上海,同时把华北的一部分兵力抽调到上海。9月初,日军把驻扎大连的天谷支队、台湾的重藤支队增调上海,然后又增派第三、第九、第十三、第一零一师团,以及野战重炮一个旅团,独立野战重炮一个联队和几个飞行中队等部队。这时候,日军在上海的兵力达到十万人以上,重炮三百多门,坦克二百多辆,飞机三百余架,舰艇七十余艘,准备与中国军队展开立体决战。
中国方面不甘示弱,再次向上海增兵,大本营发布命令,调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赴华北组建
第六十八章 驰援上海[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