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九章 会战序幕  十九路军战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四十九章 会战序幕[1/3页]

  日军在徐州的报复作战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损兵折将,使天皇和陆军部感到更加恼怒,随即命令华北、华中的部队,在追击突围的中国军队的过程中展开武汉会战:华中方面军以一个军的兵力沿长江由东向西仰攻武汉,其余部队全力沿淮河由东向西推进。华北方面军则以沿陇海路西进,攻占郑州之后再挥师南下,与华中方面军会师于武汉城下。旷日持久的武汉大会战从此拉开了序幕!

  <divstyle=&"display:none&">xiaoshuoshu.org</div>1938年5月底,日军第11师团从山东菏泽地区南下,与第14师团回合后,一举突破兰封地区中国军队的防线,向开封逼近。

  <divstyle=&"display:none&">xiaoshuoshu.org</div>与此同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第二军也突破了国军第八军的归德防线,分两路从陇海路南侧向西推进,作为武汉北方门户的郑州已经岌岌可危。第一战区的主力部队为了避免遭到日军围歼,只好从郑州地区撤退到京汉铁路以西布防。郑州失守之后,武汉以北是千里大平原,无险可守,正好适合日军发挥其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只要十几天就可以进抵武汉。

  <divstyle=&"display:none&">xiaoshuoshu.org</div>此时,摆在国民政府大本营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计划中用于武汉会战的主力部队,就是刚刚参加了徐州会战的那五十个师,这些部队经过几个月的拼搏消耗,已经十分疲惫,部队减员后还没有得到补充和修整,甚至还有相当多的部队还没有摆脱日军南路兵团的追击。由于日军的机械化程度高,部队行军以车辆为主,虽然长途奔袭,但是战斗却没有丝毫的减弱,而国军基本是依靠两条腿赶路,从千里之外的徐州走到武汉的时候,早已经疲惫不堪,很难立即投入战斗,即使被迫应战,也发挥不出多大的战斗力。大本营迫切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让部队休整补充,恢复战斗力,同时调整部署,构筑阵地以阻击日军,另外,武汉的人员、物资也需要时间向大后方转移。尒説书网

  <divstyle=&"display:none&">xiaoshuoshu.org</div>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大本营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陈果夫提出建议,掘开黄河大堤,用滔滔河水阻挡日军的进攻。蒋介石深知此事事关重大,虽然此举可以阻挡日军,但是必然会殃及无数民众,在历史留下千古骂名!前思后想之后,蒋介石认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最后下定决心,决堤放水!

  <divstyle=&"display:none&">xiaoshuoshu.org</div>1938年6月9日,新编第八师动用了两个团的兵力,在郑州以东的花园口把黄河大堤炸开一个五十米宽的口子,居高临下的黄河水犹如奔腾的巨龙,向着东南方向咆哮而去,在吞噬了无数的村庄和生命之后注入淮河,豫东和皖北44个县市,五万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顿成泽国,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divstyle=&"display:none&">xiaoshuoshu.org</div>在黄河决堤以前,日军第14和第16师团各一部已经攻入中牟、新郑,切断了郑州以南的平汉铁路线,但是被黄河水切断退路后,无法得到支援,最后被第一战区部队全歼。而第二军主力此时正好推进到开封以南地区,却突然被河水阻断去路。黄河决口,造成了从郑州至蚌埠地区的长约一千多里的大地障。日军自北南下包围武汉的计划完全破产,进攻郑州的日军第二军主力,不得不改变计划,掉过头来,沿着漫长的黄泛区东北面艰难地绕行,向合肥地区集结。然后,于8月底,才从黄泛区南面(淮河南侧)向信阳方向进攻。这一过程,使日军进攻武汉的时间,推迟了将近三个月。同时,使日军原计划利用淮河为水运交通,向信阳进攻的目的破产。因此,日军战略计划也被迫更改,从原来的以主力从北方席卷武汉,变更为以主力沿长江进攻武汉。

  <divstyle=&"display:none&">xiaoshuoshu.org</div>蒋介石深感此事罪恶深重,不敢承担

第一百四十九章 会战序幕[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