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六一章 金门之战(上)  十九路军战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六一章 金门之战(上)[2/3页]

  ,海拔253米的太武山是全岛的最高峰,位于中部稍微偏北的位置,金门地质以坚硬的花岗岩为主,丘陵和台地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红土。

  十九路军从抗战爆发前夕就已经开始在岛上构筑工事,经过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防御体系:以太武山为核心阵地,在日军登陆的西部和南部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小口径火炮分散在海滩纵深的步兵阵地上,大口径火炮全部集中在太武山山体的坑道里面,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密布整个山体;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轻重机枪、枪榴弹、迫击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岛屿东南北三面的礁石之间布设了大量的水雷、鹿岩,滩头布满纵横交错的铁丝网;金门西面的小金门岛上部署了一个150毫米重炮连,与游弋在大小金门之间的三座浮动炮台一起构成另外一道火力网。

  金门岛上原本有万余居民,抗战爆发后全部迁居内地,于是这里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兵营。金门驻军本来只有一个步兵营和一个重炮连,国土防卫司令部成立以后,把这里作为防御重点,不断增加兵力,等到开战的时候,已经有两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总兵力超过九千人,并且拥有四门150毫米和两门200毫米远程要塞炮,专门来对付日军舰艇编队。尒説书网

  六点整,日军舰队摆开队形,开始长达三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几十门大口径舰炮接连不断地把炮弹倾泻而下,滩头阵地顿时升起一股股柱状烟雾,爆炸掀起的尘土满天飞扬,遮天蔽日;紧接着,舰载轰炸机接连升空,迅速飞抵金门岛上空,轮番俯冲轰炸,为了确保彻底摧毁守军阵地,日军轰炸机携带的全部是100公斤以上的重磅炸弹,并且使用了大量的燃烧弹,方圆数公里的滩头阵地完全被火光和硝烟笼罩着。

  金门守军在指挥官的严令下,全部躲在坚固的掩体里面,坐等日军结束炮击,只有少数瞭望哨在观察孔前监视敌军的动静。

  三个小时之后,日军已经把预定登陆地区反复轰炸了两遍,地面上的红土全部被掀开,露出下面被炙烤得焦黑的花岗岩,已经变成木炭的植被散发着浓烈的焦糊味道,日军由此确认已经摧毁了守军的滩头工事,开始延伸射击,十几艘扫雷艇脱离舰队,向岸边驶来,准备为登陆艇扫清障碍。

  太武山半山腰的观测点马上把扫雷艇的位置通报给小金门和浮动炮台,十几门远程大炮同时怒吼起来,炮弹接连不断地落在礁石附近,掀起一道道十几米高的水柱,把扫雷艇冲得七零八落,紧接着,更多的炮弹落了下来。一艘扫雷艇被直接命中,伴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船体发出耀眼的火光,

第二六一章 金门之战(上)[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