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八一章 埋骨何处[2/3页]
之中。
9月26日,尼米兹亲自率领的三支特混舰队冲破日本陆海军航空兵的重重阻挠,安全抵达台湾,庞大的舰队随即分散到高雄、基隆和福建沿海的厦门、泉州、福州等港口进行短暂的休整和补充,华东日军在舰队的巨大压力下,开始以近乎疯狂的速度撤退——成群结队的日军士兵和满载着军用物资的卡车在公路上排成一条条巨大的长龙,扶老携幼的日本侨民带着大大小小的包袱混迹在军队中间,没命地向杭州湾内和长江下游的港口、码头涌去。无论是日军士兵,还是侨民,都没有了战争刚刚开始时的嚣张气焰,取而代之的是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犬模样!
国军在前线捷报频传,战线不断前移,统帅部的参谋们不断把代表国军的小红旗插在地图上,眼看国军的控制区域逐步扩大,日军占领区越来越小,统帅部了终日洋溢着胜利的气氛,与重庆街头载歌载舞的民众相映成趣。
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下,国民大会议政会的代表们提出了还都南京的议案,随即以全票通过,国民政府统帅部和五院首脑连日召开会议,商讨还都大典的具体事宜,然而,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悄然从南京飞抵重庆,把一个难题摆到了孙百里和国民政府的面前!
“汪先生在弥留之际,曾经嘱咐夫人,死后希望能葬在先总理身旁,现在夫人已经不在了,这个遗愿只能由我来完成了!”陈公博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目光从对面的孙百里头顶越过,落在四五米外的墙壁上,用梦游般的声音说道:“我知道,在国人心目中,汪先生和我们这些倡导和平运动的人士都是汉奸、卖国贼、国家的公敌、民族的败类,对于这一点,我并不想争辩什么,我们毕竟是走错了路!但是汪先生已经不在了,可否先让他入土为安?”
房间里顿时陷入了难言的静寂,围坐在四周的孙百里、白崇禧、陈诚、何应钦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应——汪精卫的南京政府虽然在最后关头改邪归正,但是其与日本占领军合作的行为已经在身上留下了污点,而中山陵却是国民党、乃至全国民众心目中的圣地,怎么可能让他葬在那里呢!
陈公博轻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汪先生是同盟会的元老,长期担任《民报》主笔,又主动刺杀满清大臣,为民国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希望诸位能看在过去的功绩上,给兆铭兄一块埋骨之所吧!”
孙百里看众人还是不愿意出声,只好清了清嗓子,回应陈公博的要求,“我在数月前就已经发布了特赦令,赦免了主动反正的投敌人员。南京政府所属部队大部分参加了起义,保全了国都和民众,自然在赦免之列,所以你们是无罪的,当然不在汉奸之列!”孙百里边说边理清自己的思路,“人的本性是追求自由与独立的,从来没有人主动要求当别人的奴隶,也没有人会主动要求做他民族的傀儡和走狗,所以我并不认为南京政府的成员是自愿主动地
尒説书网
第三八一章 埋骨何处[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