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点水聚冰  乱世猎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四章 点水聚冰[2/3页]

  乎也是一个秘密,不过那个美如天仙的大嫂的确姓关,至于名字蔡宗也不太清楚。

  神秘人物涩然一笑,道:“当年他是赌气出走,都怪我反对他的婚事,才会带着关凤娥远走西域,一走就是十年,这之中涉及很多外人无法知道的事情。小兄弟,你能告诉我他们现在住在哪里吗?”

  蔡宗禁不住有些犹豫,眼前这人虽然救了他的性命,自称是吴铭的父亲,但也有可能他所说的是假话,抑或是吴铭的大仇家也说不定了。

  神秘人物似乎看出了蔡宗的心事,怆然一笑道:“不瞒你说,吴铭并不叫吴铭,吴铭亦即无名,没有名字之意,他的真实名字应该叫包杰,而他的妻子吴凤娥更是当年三大山庄之一无敌庄关汉平之女,而我就是你曾要找的包向天!”

  蔡宗大惊地倒退了两步,有些骇然地望了望眼前的人,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个救他的神秘人物就是包家庄的庄主包向天,一个曾欲杀他的人,这个变化的确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你不必心惊,我根本没有伤你之意,否则在包家庄之时,你绝对不可能逃走,只是因为你所使的阴阳两极杀似乎与我儿的阴阳博转有些联系,我才改变了杀你的念头。而我只想让你告诉我,他们身在何处?”神秘人物轻轻地撕开蒙面巾,淡淡地道。

  蔡宗心头微感异样,眼前之人果然是包家庄庄主包向天,此刻的包向天依然隐隐现出那股自骨子里流露出来的雍容的王者之气,犹如一个傲视群伦的帝王,这与吴铭的气势的确极像。蔡宗在第一眼见到包向天之时,他就有种似曾相识之感,也曾想到了恩公吴铭,没想到包向天与恩公吴铭还真有着某种实在的关系,他几乎不再怀疑包向天的话,一切的偶然已组成了一种必然,包向天完全没有必要骗他,更没有必要费尽心思要去为难远在域外的两个陌生人,只不过事情突然得让蔡宗有些难以接受。

  半晌,蔡宗才吸了口气,淡淡地道:“如果你真要找他的话,就前去康地的曲麻莱找一个摆渡的哑巴,他会给你带路的。”(康地,西域的一处地名。)

  “曲麻莱摆渡的哑巴?”包向天沉声问道。尒説书网

  “不错,我只能告诉你这些,因为吴大哥的居所十分隐秘,没有熟人带路,绝对找不到。”蔡宗淡淡地道。

  包向天禁不住叹了口气,心中一阵感慨,他终于知道了自己儿子的下落,可是他心中又多了一份沉重感,不知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儿子,还是因为其他原因。的确,他是不知该如何去面对儿子和儿媳,不知该如何去化解那股仇恨,他在担心,自己再一次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是否会引起一场难以预料的变故。

  “小兄弟,你是否还会再回西域?”包向天吸了口气问道。

  “也许,我会回去的。”蔡宗想了想道。

  包向天深深地望了蔡宗一眼,吸了口气道:“我请你帮我将这根血凤钗交给他们夫妻俩,好吗?”说话间自怀中掏出一根深红透明、雕琢成凤凰的钗子。

  蔡宗的眼前一亮,虽然他并不是个识别宝物的高手,可他却感觉到这根血凤钗的可爱,那种美丽的震撼并不下于见到一个绝世美人,就算他再怎么不识货,也知眼前之物价值连城。连蔡宗这颗如死寂般的心也微微打动了,可见宝物的确非比寻常。

  “你为什么不亲自去?”蔡宗有些讶异地问道。

  包向天望了城隍庙中那破败的佛像一眼,幽幽地道:“我是他们的罪人,也不想去扰乱他们的安定生活,这根钗子你就说是我送给儿媳的,也愿他们能幸福到永远,更转告他们,我会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的。”

  蔡宗隐隐猜到其中可能有些难以向外人透露的内情,不过,见包向天如此诚心诚意,于是道:“你既救过我一命,只要蔡某能活着回到康地,一定会将这东西交给他们,并转告你的话!”

  “谢谢!”包向天似乎对蔡宗极为信任,将血凤钗交到蔡宗的手中,又道,“你不是华轮的对手,最好不要与他正面交锋,否则下次便很难……”

  “包向天,你好哇,居然将血凤钗交给一个与你毫不相关的人,你可真是对得起先皇对你包家的恩宠呀!”一个苍老而浑重的声音自城隍庙门口传了进来,倒真让他们吓了一跳。

  包向天脸色一变,蔡宗迅速将血凤钗纳入怀中,目光一扫城隍庙门口。

  却见一高大老者和一个年轻人连袂而入,二人身后尚紧跟着几名杀气逼人的汉子。

  城隍庙中突地灯火亮了起来,是人点燃的。

  灯亮,城隍庙中的景物看得更为真切明白了。

  夜黑,风寒,瑟瑟之风,在甲板上打了个旋儿,搅动着那紧绷的空气,可是黄尊者感觉不到半点松弛,神经以无法解释的程度紧绷着。

  昏暗的灯光,足够人看清船舱外的一切,就连水面上嬉戏的鲤鱼也看得极为清楚,那个大步行出之人,一袭麻黄色的虎皮披风,虽然是在刚才仓促之时披上的,可是却没有半点慌乱之感。虎皮披风之下,是淡青色的轻衫,在冷冷的风中,此人如屹立于甲板上的巨剑,与桅杆一样,成了一道风景,独特而压抑的风景。

  “如果此刻你们滚下船去,我可以不追究打扰之罪!”那人冷冷地道,连说话的声音都带着一些锋锐。

  黄尊者觉得与这种人说话竟有些累,那或许是因为太过压抑的感受让所有人都不舒服的缘故。

  “你究竟是什么人?竟敢插手我们的事!”赤尊者眸子里闪过一丝怒意,冷杀地问道,心中却多了几分戒备之意,眼前的对手只怕是他遇到的所有对手中最为可怕的一个了。

  “哈哈哈……”那人似乎感到十分好笑,也似是对眼前三人的无知而感到可笑,笑罢,冷冷地道:“我还没问你们究竟是什么人呢,深夜惊人好梦,无论怎么说,都是该罚,而论江湖规矩,你们更是犯了大忌,我再说一遍,要么你们自己滚,要么我送你们一程!”

  华轮只觉得眼前这人随便一站,就似乎与夜色融为一体,那种自然而恬静的意态之中竟生出了异端锋锐的霸气,对方绝对是一个高手,一个让人不能有半点忽视的高手,其武功应不会低于刚才那个救走蔡宗的蒙面人,可这人是否就是刚才那个蒙面人,他却不敢肯定。在气势上,俩人相差无几,但在功力的差别上,他看不出来。不过,俩人极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人,何况他们刚才亲眼见到那蒙面人自船上掠过,当他们赶到船上之时,那蒙面人已经不知所踪,任何人都会最先怀疑那蒙面人进了船舱。

  “只要施主交出被救走的年轻人,我们可以不与施主计较这一切,如果施主刻意要与本座为难的话,说不得只好讨教一下施主的绝学了!”一直未曾出声的华轮向前迈进一步,沉声道。

  那人冷冷一笑,道:“我告诉过你们,那人已经向北而去,你们既然不信,有什么高招我接着就是!”说话之间也缓缓向前踏进两步,看那步法,犹如踩在云端雾里,一种缥缈虚无之感瞬即在华轮三人的心中产生,因为一切都似乎在那人踏出两步之时变得不再真实。

  黄尊者禁不住紧了紧手中的紫金金刚杵,手心却渗出了森冷的汗水,那是自心底升起的一种畏怯之感,他完全无法捕捉到面前这个可怕敌人的任何变化,似乎此人在任何一刻都能够出现在给他致命一击的方位,更可怕的,却是在他的内心深处,渐渐凝成一柄剑,一柄横刺在心头的剑,冰凉森寒,带着霸烈的杀意,仿佛有形有质。

  敌人的剑并不是自四面八方攻至,却是自心中首先攻入,这是如何可怕的一种境界,黄尊者更无法想象这究竟是何种剑道。

  华轮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惊讶眼前对手的可怕,惊讶……甚至他也无法明白,自己到底惊讶什么,惊讶就是惊讶,那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若说要表示出再多的含义,却很难说,也说不清楚。

  黄尊者和赤尊者极力平息心中的杂念,二人在不停地念《伽兰经》与神咒,他们需要有一股来自精神的力量驱散心中的恐惧之剑,以解除眼前对手在气势上的压力。

  华轮的双手交叉,屈食指,拇指按于食指之上,宝相庄严,却是弥陀定印,而那佛意也在他的手印之上传盛而出,龙象般若正气的确有定神驱除魔咒之功效,就连黄尊者与赤尊者也同时定下了心神,心中那丝恐惧之剑化成一丝淡淡的阴影。

  “好!和尚,看来你应该不会让我太过失望!”那人笑了笑,在他的身后忽地出现了两个身影,一个苍老的老头,竟是铁剑门的剑痴,而另一人却是客夜星。

  “会主,这老和尚就交给我们好了!”客夜星望了那宝相庄严的华轮道。

  “哈哈,右护法不用心急,你不是这老和尚的对手,不妨将那两个莽和尚扔下船去!”那人淡淡地一笑道,神情有种说不出的潇洒,而他正是同心会的会主梦醒,也即是破魔门的门主黄海!

  黄海那次受了重伤之后,便即回到这艘大船上,在疗伤的同时,对尔朱荣和达摩的武功仔细揣摩推敲,以他的武学境界,要想从中悟出一些什么并不是件难事,而在这一个多月的休养和感悟之中,剑道又向前跨进了一个大大的台阶,这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黄海再向前跨了一小步,与华轮相隔一丈半尺,距离是那么精确,似乎是刻意这般计算。也许,这样一个距离能够以他本身的精神力去感染每一个生命体。

  黄海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微微上扬,在灯光之下,仿佛渡上了一层朦胧而温润的白雾,如立于烟雾之中的仙人,不过,却有一柄无形的巨剑在吞吐着锐利无匹的锋芒。

  河水仍在流淌,仍在喧响,大船在波浪之中微微带点节奏地起伏着,黄海的身形却融入了夜空中,融入了大自然,水流便似是他体内流淌的血液,大船起伏的节奏却成了他脉搏跳动的频率。

  这一刻,人已不存在,水也不存在,夜也不再存在,只有一柄剑,如自河面破出的小荷之尖,如自杨柳树上滴下的露珠,如拔地插天的奇峰,也似连绵起伏的万里山脉。

  这哪里是剑?而是天,是地,是自然!也不,这是人!顶天立地摹攀苍穹的人——他仍是黄海!

  黄海依然是黄海,不是梦,不是神,也不是剑,只是他那左手上扬的食指和中指已经收回,那只手缩进了衣袖,好像一切事情都没有发生。

  的确,一切都没有发生,可是华轮和黄尊者及赤尊者的额头全都渗出了汗珠。

  是啊,一切都没有发生,华轮叹了口气,收起手印,双掌在胸前合十,如刚自轮回中苏醒,对生命的一种虔诚和执著,又似乎悟出了某种佛意,在百劫之中把握了天机,那渗有汗珠的额头下,有些苍白的脸上绽出了半丝幽幽的喜悦。

  “我败了!”华轮虔诚而崇敬地说出了三个字,像是在诵经念佛,是那般平静而认真。

  黄海笑了笑,也是十分自然,更有一种轻松惬意的洒脱,但他没有说话,也不必说什么,对于这该做的一切全都简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黄尊者和赤尊者无声,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任

第四章 点水聚冰[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