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瓦格纳事件3[2/3页]
见《罗恩格林》)。一个人决不应该确切地知道,自己究竟是同谁结婚(仍见《罗恩格林》)。——《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颂扬一个完美的丈夫,他在某一个场合只有一个问题:“可是你们为什么不早些把这告诉我?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回答是:
“我不能告诉你;
而你所问的,
你决不会经历。”
①孔德里,瓦格纳歌剧《帕西发尔》中女主角。
②此句由英译者J.N.Kennedy据上下文意思补。见《尼采全集》英文版第8卷第6页。
《罗恩格林》包含一个禁止研究和发问的声明。瓦格纳以此为基督教的观念“你应当并且必须相信”辩护。科学态度乃是最高、最神圣的罪行……《漂泊的荷兰人》鼓吹一种庄严教条:女人能稳住——用瓦格纳的方式表达即“拯救”——最不安稳的人。在这里我们不妨提一个问题。假定这是真的,难道因此就是值得向往的吗?——被一个女人崇拜和稳住的“永世漂泊的犹太人”会有什么结果呢?他仅仅停止了永世漂泊;他结婚,他与我们不再有任何关系。——转入现实中:艺术家和天才(他们就是“永世漂泊的犹太人”)的危险就在于女人,女崇拜者是他们的克星。在感到自己被当作神对待时,没有一个人性格坚强得足以不被毁灭——不被“拯救”,他立刻就屈尊俯就女人了。——男人在一切永恒的女性面前是怯懦的,小女子们知道这一点。——女人的爱情,在许多场合,也许特别是在最负盛名的事例中,只是一种比较精致的寄生性,是在一个异己的灵魂里,有时甚至在一个异己的肉体里为自己筑巢——唉!“屋主人”的花费总是多么昂贵!尒説书网
歌德在老处女般伪善的德国的命运是众所周知的。在德国人眼里,他始终是不正派的,他仅仅在犹太女人中获得了由衷的钦佩。席勒,用伟大字眼震荡德国人耳膜的“高贵的”席勒——他才合他们的心意。他们责备歌德什么呢?《维纳斯山》;还有他创作了《威尼斯警句诗》。克洛普斯托克①就已经向他作过道德说教;有一个时期,赫尔德②在谈到歌德时喜欢用普里阿普斯③这个词。甚至《威廉·迈斯特》也被视为堕落和“道
瓦格纳事件3[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