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编  帕斯卡尔思想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四编[2/3页]

  。它是一桩天生的邪恶,就像不信仰一样,而且是同样地有毒:迷信。

  780—366(255)377—397

  虔诚与迷信不同。

  维护虔诚到了迷信的地步,那就是毁坏虔诚。

  异端们谴责我们这种迷信式的顺从,那就是要做到他们所谴责我们的……。

  不虔诚,不相信圣餐,其根据是我们没有看见它。

  相信各种命题的这一迷信。信仰,等等。

  781—364(256)81—399

  我要说,真正的基督徒是罕见的,即使就信仰而言。确乎有很多人是在相信着,然而是出于迷信;也有很多人不相信,然而是出于放浪;但很少有人是在这两者之间的。

  在这里面,我不包括那些有着真正虔诚的心性的人,以及所有那些出于一种内心的感情而信仰的人。

  364—336(257)358—346

  只有三种人:一种是找到了上帝并侍奉上帝的人;另一种是没有找到上帝而极力在寻求上帝的人;再一种是既不寻求上帝也没有找到上帝而生活的人。前一种人是有理智的而且幸福的,后一种人是愚蠢的而且不幸的,在两者之间的人则是不幸的而又有理智的。m.XiaoShuo530.Com

  363—151(258)180—339

  UnusquisquesibiDeumeingit。〔每个人都为自己諥E造了一个上帝〕。语出《智慧书》第15章、第8节与第16节。

  厌恶。

  483—400(259)215—341

  常人有能力不想自己所不愿想的事。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不要去想有关弥赛亚的那些篇章。”我们有许多人往往都是这样。假宗教,而且对许多人来说甚至于真宗教,就是这样保存下来的。

  然而也有些人并没有能力防止自己这样去想,而且别人越是禁止他们,他们就想得越多。这种人就取消了假宗教,而且甚至于真宗教,假如他们并没有找到坚固的论据的话。

  249—374,790(260)532—342

  他们把自己藏在印刷品里,并且请数量来帮他们的忙。混乱。

  权威——绝不能把道听途说的事情当作你的信心的准则;而是你不应该相信任何事情,除非你能把自己置于就像是你从不曾听说过它的那样一种状态。

  使你相信的,应该是你所赞同于你自己的,以及你那理智的经常不断的声音,而不是别人的。

  信仰是如此之重要!千百种矛盾都可能是真的。

  如果古老性就是信心的准则,那末古人岂不是没有准则了吗?如果是普遍的同意,那末假使人类绝灭了呢?

  虚假的谦逊,骄傲。

  揭开这个幕吧。假如必须是要末信仰,要末否定,要末怀疑;你就白费气力了。然而,我们就没有准则了吗?我们判断动物说,它们所做的都做得很好。可是就没有一条准则可以判断人类了吗?

  好好地否定、信仰和怀疑之于人,就正如驰骋之于马一样。

  惩罚犯罪的人,那是错误。

  248—361(261)386—343

  不爱真理的人所采取的借口是说,尚有争论,还有很多人在否定它。因此,他们的错误无非是出于他们并不热爱真理或者仁爱;因此他们是无可原谅的。

  282—351(262)580—340

  迷信与欲念。顾虑,坏的愿望。坏的恐惧:这种恐惧不是出自人们信仰上帝,而是出自人们怀疑上帝是否存在。好的恐惧出自信仰,假的恐惧出自怀疑。好的恐惧和希望结合在一起,因为它是由信仰产生的,并且因为我们希望着我们所信仰的上帝;而坏的恐惧则和绝望结合在一起,因为我们恐惧着我们对之根本就没有信仰的上帝。前一种是恐惧失去上帝,后一种则是恐惧找到上帝。

  440—474(263)490—365

  有人说,“奇迹会坚定我的信心。”他们这样说,是在他们并没有看到奇迹的时候。

  理智从远处看来,好象是限制了我们的眼界;然而当我们达到那里的时候,我们就又开始看到更远的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我们精神的流转。可以说,没有一种准则是没有某些例外的,也没有一种真理是如此之普遍,竟没有某些方面是它会失效的。只要它并不是绝对的普遍,而可以让我们对当前的题目有援引例外的余地,并且说:“它并不永远是真的,因而就有些情况并非如此”,——

  这样就够了。另有待于指出的就只是,这一点本身也是如此;而这就是为什么假如有一天我们并没有发见例外,我们就会非常之尴尬或者非常之不幸的缘故了。

  253—725(264)145—347

  我们绝不会对天天都要饮食和睡眠感到无聊,因为饥饿是反复出现的,困倦也是的;如若不然,我们就要对它们感到无聊了。同样,没有对于精神事物的饥渴,我们也会感到无聊的。渴望正义:这是第八福。

  459—370(265)170—348

  信仰确乎说出了感官所没有说出的东西,但绝不是和它们所见到的相反。它是超乎其上,而不是与之相反。

  460—942(266)169—345

  望远镜已经为我们发见了多少颗星是对于我们以前的哲学家根本就不存在的啊!人们依据大量的星坦率地指责圣书说:“我们知道的,只有一千零二十二个。”

  地球上有草;我们看见了这些草。——但从月亮上我们却看不见这些草。而且草上还有脉;而且脉中还有小虫;然而除此之外,再就什么都没有了。——啊,狂妄的人啊!

  ——

  化合物是由元素合成的,而元素却不是的。——啊,狂妄的人啊,这就是一条微妙的线索了。——绝不能说,有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存在。——因而,我就必须照别人那样说,但不可照别人那样想。

  466—373(267)168—160

  理智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承认有无限的事物是超乎理智之外的;假如它没有能达到认识这一点,那它就只能是脆弱的。

  假如自然的事物是超乎理智之外的,那末我们对超自然的事物又该说什么呢?

  461—355(268)469—409

  顺从——我们必须懂得在必要的地方怀疑,在必要的地方肯定,在必要的地方顺从。

  不这样做的人,就不理解理智的力量。有些人是反对这三项原则的;或则由于未能认识证明而肯定一切都是可证明的,或则由于不懂得在什么地方必须顺从而怀疑一切,或则由于不懂得在什么地方必须下判断而对一切都顺从。

  463—352(269)139—398

  顺从就是运用理智,真正的基督教就在其中了。

  462—359(270)142—437

  圣奥古斯丁——如果理智不曾判断在某些场合它是应该顺从的,那末它就永远不会顺从。因而当它判断它应该顺从时,它那顺从就是正当的。

  464—172(271)166—396

  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Nisieeeiciaminisicutparvuli.〔若不变成小孩子的样子〕。《马太福音》第18章、第3节:“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这是波·罗雅尔派所熟悉的一条教诫。

  近代思想史上,弗·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第一个把它引用于科学方法论,认为人们必须在自然的面前成为小孩子,顺从自然,然后才能更好地征服自然。

  465—367(272)143—344

  最符合理智的,莫过于这种对理智的否认。

  4—358(273)130—395

  如果我们使一切都顺从理智,我们的宗教就不会有什么神秘或超自然的了。如果我们违犯理智的原则,我们的宗教又将是荒谬可笑的。

  474—2(274)137—411

  我们一切的推理都可以归结为向情感让步。

  然而幻想与感情是相似的但又相反的,从而我们不能分辩这些相反性。一个说我的感情就是幻想,另一个又说他的幻想就是感情。所以一定要有一条准则。理智就把它自己提出来;然而它对一切感官都是驯服的,于是就没

第四编[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