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九章 你已经收获了[2/3页]
现在师父、内在的师父会在你面前现身。
你自己最内在的中心就是你真正的师父。外界的师父能够帮你,但是他们的帮助基本上是朝向找到内在师父的目的。而当内在的师父被找到了,就不需要外界的师父了。你靠自己变成了师父。
但是这种事只会在你体会了一种全然的内在宁静、没有任何思想、没有任何文字、没有任何想象、没有任何的波纹时才会发生。当你了解并且感觉到了一种平静无波的宁静,一种无思想的、不移的宁静时,这种宁静才会变成你内在的师父。现在,由于这种寂静,你就会得到引导。
『因为当弟子准备好的时候师父也准备好了。』当你准备去接受内在的引导时,内在的引导会自然的、自动的来临。但是弟子必须准备好。
所谓弟子准备好了是指什么呢?它是指变得全然的接受、谦虚、无自我、臣服、确实的放手。当你什么都不说而只是接受的倾听时,当你不在真理上面加上任何理论时,你就是赤裸的、真空的,并且准备好让真理以它自己的方式显露它自己;你不会有意无意的以任何方式把任何东西强加在真理之上;你已经停止强迫了;不论真理要带你去哪里,你都准备好被带走了,那么,你就是一个弟子了。
在学生与弟子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学生渴求信息。弟子并不渴求信息。他是为了知识、真正的经验而寻找。他对别人说的话没有兴趣。他对他能够感觉的东西有兴趣。学生会收集信息;他会训练他的记忆力。而他越训练他的记忆力、他就会累积越多的信息,他就会变得更自我。学生永远无法谦虚、学者永远无法谦虚。他的寻找基本上是自我主义的。
有人累积财富、也有人累积知识。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每一种累积都会喂养自我。不论你累积什么,它的量越大,你就会觉得越自我。所以学生与学者并不是弟子。就层次而言是不同的。弟子不会去累积东西。相反的,他准备去丢掉所有的累积物。如果真理只会在那种空虚之中产生,他会准备好去丢掉所有的累积物、所有的知识。
苏格拉底据说在老年的时候说过:「现在我能够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是无知的。」他是一个弟子。当时有一位预言家宣称苏格拉底是雅典城中最有智慧的人。那些听到这番话的人跑去找苏格拉底。他们说:「苏格拉底,你听说了吗?预言家说你是雅典城中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说:「一定有什么地方错了。回去告诉那个预言家苏格拉底说他什么都不知道。他是完全无知的。」
人们又回去找预言家然后告诉他:「你的预言被苏格拉底本人否认了。他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是无知的。』」
预言家笑了。他说:「因为这样我才说他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只有一个完美的智者才能够说:「我不知道。」
无知的人总是对知识高谈阔论。越无知的人,越会宣称他们知道。这就是无知的一部分。学生、专家、学者,他们都在对知识高谈阔论。他们不是弟子。
记住,如果你是一个学生,你能够变成老师却无法变成师父。只有弟子才能够变成师父。如果你是学生、学者,你能够变成一个老师,却永远无法变成师父。只有弟子才能够变成师父。所谓的弟子就是指无自我的臣服。而一旦你臣服了,你最内在的自己就会显露出来。那就是在等待着你的师父。他等了你好几世了。
在任何一刻的臣服当中,师父就会显露出来。而那个师父不是任何人。它是你最内在的自己,那是你自己的「阿特曼」。所以,真的可以这样说:当你是完美的弟子时你就变成了师父。你不再是一个弟子了。弟子该做的事已经达成了,你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师父。
第十章你已经收获了
灵性的寻找是由寻找永恒的喜乐、寻找永恒的自由、寻找神性的光明与神性的生命而开始的。但是那个中心点仍然停留在你身上。在一开始那是一种自我中心的寻找。不论你在寻找什么你都是在寻找你自己。这种自我中心的态度到最后会变成一种阻碍,因为如果你是自我中心的人你就无法处在全然的狂喜之中。这种自我中心的态度是一种很大的阻碍,但是事情在一开始注定会是如此发生的。一个人开始寻找他自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其它的方式。你无法为别人开始做这种事。
在一开始必须是自我中心的,但是在结束时一定不是这样的。在一开始是没有问题的。在结束时那样就很危险。到了一个点你的自我中心就必须停止。只有那样你的本质才会开放而进入全然的喜乐。
它就像这样:你把气带进来、你吸气。这是呼吸的一半。你也必须呼气。那是另一半。而这两者、吸气与呼气会做出一个圆、一个完整的呼吸。如果你只想吸气,你看不出呼气的理由:「有什么用呢?」你就会死去。吸气,那是生命所需要的,如果没有呼气对生命而言是有危险的。气息必须被释放。
在你开始接收到喜乐的那一刻、你开始接收到狂喜的那一刻、永恒进入了你的时那一刻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第一件事是吸气,你会吸入喜乐,但是到时候你就要把它呼出去。否则,你会死于你自己的喜乐。那种喜乐会变成有毒的。把它呼出去、把它分送出去、把它送给别人。
当你觉得你充满了喜乐,要把它表现出来。分享它;不要试着把它留在你里面。不要强迫它,不要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不要试着去拥有它;与每一个人分享它。真的,要以整个存在都能分享的方式来庆祝它。一朵花开了而它的香气会扩散出去。风会把它带走、带的远远的,直到地球遥远的角落。要让你的香气、喜乐被带得远远的,要让它们被分享、被存在本身分享。
为什么?因为那时喜乐就变得完整了:那是吸气与呼气两者兼具。它变成了一个圆。而你分送出去的东西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你丢出去的东西越多,你找到的就越多,因为现在你接触到了那个无尽的源头。
不要当一个吝啬鬼。否则你会杀死整个过程。如果你是自我中心的人,在一开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喜乐发生的时候那是危险的。这段经文与这种呼气的现象有关。
「有一种共鸣的声音会由这种平静的宁静当中出现。而这个声音会说那是不好的;你已经收获了,你现在必须播种。因为你了解这个声音就是宁静本身所以你会服从。」
你已经收获了。你已经收获了喜乐、你已经收获了狂喜。现在要为别人散播它的种子。在这个世界上,你是先播种然后才收获的。在灵性的层次中,每一件事情都刚好相反。你先收获,然后你才播种。
你收获了佛陀所种下的东西,你收获了耶稣、克里希那、穆罕默德所种下的东西。他们种了种子然后你收获了它们。现在,为别人种下种子。要好好记住播种只是呼气。它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除非喜乐已经开始由你身上往每一件东西流动,否则你仍然只是一半、不完整、不完美的。尒説书网
这是一个必要的法则。当你变得宁静时,你就会听到它。没有人会对你说。你自己的心、你自己最内在的本质会告诉你这件事。这种指引、这种教导、这种讯息不是由外而来的。它是来自于你最内在的自己。那就是「你会服从」的原因。不可能不服从;它是你自己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好好的了解它,那会更简单。如果你知道那是过程的一部分,那就会很简单:也就是喜乐应该被分送与分享;只有那样它才会更加的成长。如果你不了解这项法则,你的吝啬、你旧的自我中心也许会延迟这个过程的完成。
它只
第九章 你已经收获了[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