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650 粮食大扩张  大清隐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3650 粮食大扩张[2/3页]

  米倾销!

  除了增加新的耕地,第二个办法那就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了,用什么提高?当然还是科技!

  南洋适合种稻米,但是也有他的不足之处,这个地方水太多了,一年倒有半年的水灾!当地土著无法发展农业,跟水灾也有关系。

  为了彻底解决水患,华族屯垦区一方面兴修水利,建立通畅的排水系统,而另一方面则是依赖先进的抽水机了。

  欧洲煤矿里常用的蒸汽动力抽水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那图纸过来让华族的工程师进行一下修改,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想都不敢想的种田利器。

  暴雨台风过后,农田积水严重,靠人力排?还是得机械动力抽水!

  连续干旱高地农田缺水还靠水车?启动抽水机,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浇灌!m.XiaoShuo530.Com

  仅仅是普及抽水机这一项,就让很多无法生产粮食的沼泽地、高地变成了良田!

  南洋凡是有华族屯垦区的地方,都有这样壮观的场景,广阔的沼泽周围数十台抽水机日夜不休的工作。

  勤奋的农人拦出水坝,抽干一片土地就进行平整,插上秧苗当年就能看见收成!

  一年三季稻,这得产多少粮食,很多在国内活不下去的百姓,不得已背井离乡,走的时候他们都做好了必死的打算,一个个幻想中的南洋还指不定是什么地域模样呢。

  可是万没有想到,这南洋居然是一个一年三熟的鱼米之乡,在这里只要你勤奋就根本不用担心挨饿的问题。

  中国的基建狂魔的外号那可是从古至今都有的,欧洲殖民者和南洋土著们全都看傻眼了,他们真没有见过这么爱干活的民族。

  很多时候都是上千人一起同时开工,数十公顷的沼泽三天就被改造成了稻田!

  还有漫山遍野的丛林,小铁路随着伐木营的脚步向深山里修去,砍伐木头的声音惊吓的雨林所有的动物都退避三舍。

  千人以上的伐木营光婆罗洲就有十二个之多,数百年的红木、花梨木、柚木……全都被铁轨运送出去,到了海港就有华族商人带着现金抢货。

  伐木营开垦出来

3650 粮食大扩张[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