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1393 百年奇案[2/3页]
文档的记载啊!甚至华族第一任档案馆馆长罗浩,也就是丞相最早在北京城收的那个翰林徒弟,都亲笔标注了这份档案的存在。
当案件侦破陷入僵局之后,最早那名申请查看档案的历史学者却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正史资料找不到了,那名学者一边关注着案件的进展,一方面从野史资料中去寻找线索。在很多民间收藏家的手中,他看到了很多1869年,清朝江南地区的一些野史笔记。
文人阶层很多都有写随笔,写日记的习惯,江南的文人更是如此,所以说在那次惊天动地的金融危机中,一定还有很多文人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一些事情,这些也就成了研究那段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在一份份野史中,历史学家被震的目瞪口呆,历史书中聊聊几笔的江南钱票危机,居然是那么的血腥。
“……酉时,日坠西方,晚饭后散布于阳澄湖西,但见水波翻滚处,浮尸二百于具,恶臭扑鼻,引寒鸦啄食,人驱赶不及……”WwW.XiaoShuo530.com
这是一名秀才晚饭后,太阳就快下山时在湖边散步,亲眼看见的景象,阳澄湖畔自尽的尸体有二百多具随着水浪都聚集在了岸边,引来无数的乌鸦啄食,人们轰都轰不走。
“……上海吴淞口外,捞尸船昼夜不休,河堤上号哭声震四野,吊孝的白服望不到尽头……”
“……江宁紫金山上,吊树自尽者,三日已达到八百之数,入夜则整山鬼哭狼嚎,人莫不敢近……”
一份份的野史笔记吓的那名学者整宿整宿的失眠,在后世的官方解释中,1969年江南的金融危机,就是西洋银行家勾结满清腐朽势力对江南经济的一次有预谋的掠夺。
他们企图崩盘南票的信用,来掠夺优质的民间资产,人为制造商业流通领域的货币供应短缺,而达到血洗实体资本的目的。
而肖乐天则是江南经济的捍卫者,他利用金融手段以及军事外交手段,保护住了民众的财产,也维护住了南票的商业信用,提振了民众们对纸币的信心,加速了信用货币在中国的推广。
教科书式的官方言论,孩子们只是苦恼的死记硬背,但是只有真正的学者才能从字里行间嗅到浓浓的血腥味。
一个个不眠不休的夜晚
1393 百年奇案[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