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列车(Ⅱ)  法师乔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54章:列车(Ⅱ)[2/3页]

  的气候也不如温暖湿润的亚尔夫海姆适宜农作物生长,谷地村的粮食平均亩产量,怎么会比德林镇高出近200磅那么多?

  周围的乘客也在谈论这个话题。

  人们普遍达成两项共识。首先应该感谢的是“驻村德鲁伊”,来自“丰收之环”的“自然之子”,不仅可以运用神术提升农作物的产量,还擅长祛除田间地病虫害,施法对抗灾害天气,的确是促产丰收的第一功臣。

  此外,远东从今年春天开始推行的农业改革举措,也是车上乘客津津乐道的话题,并且坚信这些改革政策对于庄稼丰收做出的贡献,甚至还要超过德鲁伊们的自然神术。

  乔安听不太懂远东王储罗兰·寇拉斯亲自制定和推行的那些农业改革政策,但是从结果来看,这些政策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车上乘客多是普通农夫,不懂什么“实验组”和“控制组”,但是庄稼汉也有自己朴素的智慧,耳闻目睹的经历告诉他们:参加农业改革试点的200个乡村,包括谷地村在内,今年的粮食产量都比其他那些没有进行农业改革的乡村高出一大截。

  而从纵向比较来看,多数进行农业改革的乡村,粮食产量比往年也有一个明显的跃升,没有进行改革的乡村则依旧延续往年的平均水平。

  纵横两项对比,足以说明远东当局大力推行的农业改革相当成功。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参加农业改革的200个试点,村村都能分配到一位驻村德鲁伊,可见远东政府拥有高效且深入乡村的执行能力,而任何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相关机构强大的执行力和贯彻力。尒説书网

  乔安不禁展开联想。

  在他的故乡,同样以农业发达著称于世的新大陆,可否效仿远东人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农业优势?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从亚尔夫海姆到米德嘉德,新大陆的殖民地形同一盘散沙,乡镇自治传统根深蒂固

第54章:列车(Ⅱ)[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