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5可谋使职  蝶舞大唐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35可谋使职[1/3页]

  张柬之望了姚崇一眼,转向我道:“何公子的事姚相早就和我们说过,我们现在确是十分需要何公子你和你来自民间的力量的支持。若你顺利达到你的目的,真正成为查先生的接班人,做上江湖大总管,你大概能在手里凝聚多少力量?”

  我沉思一下道:“人数不会很多,百十人吧,但能量绝对会很大。”

  张柬之面露微笑,“我明白,何公子你召集的人应都是可以一抵十的武技强横之辈,使用得当可生奇效。”他接着转向姚崇道:“姚相,你看呢?根据你以前的分析,张氏兄弟属下有一批武技强横的亡命之徒,我们也通过何公子在民间布一支江湖奇兵,万一有事,可当大用。”

  姚崇面含忧虑,点头道:“我谢师将林生举荐给我,就是这个意思!”他接着一声长叹道:“希望武皇百年之后显太子能顺利登基,不要出现变故,我们也就可以不必动用林生这支伏兵。”WwW.XiaoShuo530.com

  张柬之却激动道:“世事难料,武氏家族贼心不死。又有佞臣祸乱朝廷,未来局势怎样发展,谁也不敢确定,我们还是早做准备,万一有事,也可从容应对。”

  姚崇道:“张公言之有理,不过当前女皇健在,我们只要保住李氏的太子之位即可,不可太操之过急,徒惹祸端。”

  张柬之点头,但看得出他并未真正将姚崇这番话听进去。我这就明了两人的分歧了,两人虽同为狄仁杰临终所托之人,但姚崇持重平和,只想护住李氏太子,等待女皇百年之后顺利登基,行事便显保守,张柬之虽年近七旬,却满腔豪情,又对局势充满忧思,是以多方筹备,欲以人为之力促成武周向李唐的转变,而不是等皇位的传承。我现在很难评价两人的想法到底孰优孰劣,不过若一切照张柬之的想法行事,这个拥护李唐的集团,包括新加进来的我在内都会很危险,因为张柬之的思想已对女皇的权威构成了威胁。好在就目前看来,姚崇还能控制大局,这个集团还不致于做太激进的事。

  姚崇看我在一边沉思不语,向张柬之道:“现在的关键是要尽快给我林生师弟在朝廷里谋个官职,以向他身后那个江湖表明,朝廷是承认他查先生接班人这个身份的,因为林生师弟入京这么长时间没有任何消息传出,他那个江湖***已呈现出一些不好的苗头。不能再让林生等下去了。”

  我向张柬之点头道:“对,晚生已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了。这也是晚生今晚随冒昧来访的原因。”

  张柬之拈须沉思着点头,“何公子你的事我这两天也一直在想,最好是能在主掌刑狱的秋官署或大理寺给你弄个职位,有无实权倒无妨,反正你要的只是朝廷承认你的一个态度吗?”

  我点头,查庸生隐退前不就身兼秋官员外郎和大理少卿二职。但张柬之语气一转道:“可惜这两个部门的官员都必须通过天官署,这个实在难办,御林军,凤阁鸾台等中央直属部门倒是可以避过天官署,由我和姚相直接政事堂里议定,但这些部门却又离你那个江湖太远,非执行部门,对地方上也没有威慑力。”张柬之说着皱眉沉思。

  我望着他心里有些焦急,他终于抬起头来向我道:“老夫想来想去,给何公子你谋个合适的常职实在不易,不过谋个使职却不是难事,何公子你看呢?”

  我一愣,“使职?”望向了姚崇。

  姚崇面上一悟,拍掌笑道:“还是张大人脑子好使,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林生你莫小看这使职,虽非正式的朝廷官职,只是地方有事时,朝廷临时任命的巡查地方的官员,但到了地方上可代表朝廷,有很大的自由处事权。唯一的问题就是非常职,仅为一事而设,任期太短,一旦所负责事毕,所有权力立即收归朝廷。

  我思索一下道:“这样也好!若能谋个合适的使职,我也不需要太长的任职时间,两三个月足够我在江湖上确立我的地位了。问题是这使职何时才有,即便有了,其出巡的地方也不能定,如何才能将我派往我想去的地方,另外,据晚生所知,这朝廷派出的使者,乃代天巡狩,一般都是抽调朝中有资历的大臣可贵子弟担任,我一新科进士,朝廷能让我担此大任吗?”

  张柬之与姚崇对望一眼,姚崇道:“林生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是否向地方派使职,派谁去这些都是由政事堂这个中央最高决策机构决定的,我和张大人都在政事堂,只要你愿意任这使职,我们就可以使上力气,你说你新科进士资历太浅,我们可以派个信得过的有资历的巡查使,让你做他的副使,真到了地方上,你们谁主事朝廷也就管不着了。现在的问题是得为政事堂找一个向地方上派遣巡查使的借口,另外还要确定出使的地点。林

35可谋使职[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