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3章 前进据点  三国领主时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83章 前进据点[3/3页]

  给紧张。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荀衍优先升级黄陵镇是明智之举。尒説书网

  曲晨回到接应点时,已经看不到难民和战马。

  留在接应点的渔船还剩下三十多艘,一些渔民就在附近河段捕鱼。

  他立刻召集所有转职武将议事。

  得知部队即将继续北上,在灾区寻找据点,王戣等人个个摩拳擦掌。

  所有人都知道,接引难民机会对飞鱼领的发展极其重要,将据点北移,大家可以就近搜索,既节省了时间,又能扩大搜索范围,接引到更多难民。

  军议结束之后,两名转职武将带着向导,各自唤上十多名磐石营士兵,登上渔船向上游而去。他们将兵分两路,分别沿笥沟和泉州渠逆流而上,为大部队寻找合适的前进据点。

  留在接应点的磐石营将士,开始享受自行动开始以来最漫长的假期。

  假期持续了三天。

  算上曲晨往返飞鱼领的时间,逐鹿军获得了四天休整。

  如此长的休整,足以让大家洗去疲劳,以最佳状态面对接下来的任务。海浪镇镇长刘浪率领的船队,也从飞鱼领运来大量物资,为逐鹿军的行动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三天后,两支先遣队分别带着情报返回。

  曲晨选定了临时据点。

  一声令下,接应点立刻喧嚣起来。

  留下数十人驻守这个接应点,其他逐鹿军将士登上渔船,一百多条中型渔船满载部队和物资,沿清河北上。

  竹篙起落,荡起涟漪无数。

  渔歌阵阵,惊起河边芦苇中群群飞鸟。

  船队过泉州渠而不入,继续向上游进发,最终转入笥沟。

  沿笥沟逆流而上,又行了一天一夜,在距离雍奴县约十里处一处河湾靠岸。将士们将携带的物资搬下船,渔民们配合着将船拴在河湾,然后与逐鹿军一起,扛着物资向目的地进发。

  逐鹿军选定的前进据点是白丘镇。

  白丘镇是一个三级乡镇,镇内人口有四千余人,拥有一定自保能力,受狼群威胁,白丘镇愿意接纳逐鹿军临时进驻。白丘镇在渔阳郡中部地区,是逐鹿军未曾到达的区域,距笥沟直线距离仅两里,从水路接近也很方便。

  逐鹿军的到来,受到镇内军民热烈欢迎。

  有一支正规军入驻,大家晚上睡觉会安稳许多。

第383章 前进据点[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