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七百九十三章 算账使我快乐![1/3页]
要是搁在以前,李泽轩是不会介意他的学生过来帮萧瑀算账的,相反他还会非常乐意,因为这样可以给学生们增加点“社会经验”,毕竟炎黄书院培养的是“实用性”人才。
但是现在嘛,这一会儿程咬金估计正在对学生们进行残暴地加训呢,他却去把学生叫走了,像什么话?
“事急从权,也耽误不了他们多长时间,想必少了半日的训练,对学生们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吧?”尒説书网
关于炎黄书院开学军训的事情,朝堂上的大臣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有些人甚至还去现场看过,萧瑀也去过。
不可否认,看到一群文弱书生,在操场上走着整齐的阵列、喊着响亮的口号时,人们心中会不由自主地震撼。
从西周开始,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最原始的古代军训形式,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
秦汉时,统治者对学生军训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学校军训则开始走下坡路,随着儒家学术被奉为正统,“六艺”也变身为儒学六经,军事教育内容消失,军训的职能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
隋朝时更是开始“偃武修文”,大力削减武力装备,国家教育的重点,由学武转为修文,科举也逐渐开始成为主流。
唐朝在开国之初便确立了战时重武、平时重文的国策,这个时候的取士之法仍偏科举,学校沦为科举附属品,军训废止。此外,理学开始萌芽,逐渐形成重读书轻实践,重静坐轻活动的教育理念。武则天时,文武科举分开,文举不考武艺,为谋取功名,学生们无暇学习军事课程,军训渐被弃之不顾。
所以,心里震撼归震撼,但萧瑀对于炎黄书院搞的军训,还是有那么一点不以为然的,不过书院是李泽轩开的,人家愿意怎么搞,他一个局外人也管不着,所以他从始至终
第七百九十三章 算账使我快乐![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