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声声慢恶灵唱戏  术士客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四章 声声慢恶灵唱戏[1/3页]

  醉雨阁在雨陵城东,所在那条街叫做楼阁街。

  顾名思义,这条街上只有楼和阁,没有院,没有馆,也没有班,因为这条街上往来的都是商贾。

  在大明朝,商人的地位很低,想去院里和馆里消遣,有些不合身份。有人会问,风月场上只要有银子就够了,还管他什么身份?

  商人的身份在大明朝有些尴尬,哪怕是家财万贯的富商巨贾,却也比不上一个家徒四壁的穷酸秀才,甚至比不上耕田劳作的农民。洪武十四年,朝廷曾颁布诏令,“农衣绸、纱、绡、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意思就是说农民可以穿绸缎、纱等上等衣料,而商人只能穿下等的绢和布,如果农民家里出了一个商人,那么这一家人都不能再穿上等的衣料。WwW.XiaoShuo530.com

  这不仅仅是衣料的问题,而是体现了明朝对商人的歧视,一个商人甚至会影响整个家族的身份,除非肯花银子,给自己买个功名,当个员外郎,否则单凭财富很难让商人赢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这群有钱而没地位的商人也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圈子。阁和楼是排在中等的风月场,不像鸾香院那样处处讲究,也不像吉庆班那样俗劣不堪,姑娘不少,花样不少,姿色也不差,所以这楼阁街,自然成了商人频繁往来之地。

  又有人说,口袋既然有银子,我就偏偏要去鸾香院花银子,又有何不可?

  倒也没什么不可,只是让人觉得无趣。有些商人或许也读过些书,认得些字,可与那科举场上出来的达官显贵相差甚远。吹拉弹唱也就看个热闹,诗词歌赋更是摸不着边际,弹琴弹不来,作画作不上,就连行酒令也接不上话茬,弄得姑娘脸红,客人笑话,何必自讨其辱?

  此外,明朝最忌讳的就是官商勾结,虽然这些商人私底下和官员都有来往,但是明面上必须要和官员保持距离,否则若是被锦衣卫看在眼里,弄不好就要招来杀身之祸。

  锦衣卫会出现在烟花之地么?

  还真有。

  醉雨阁里有一位姑娘叫渠儿,几年前,这位渠儿姑娘把自己卖到了醉雨楼,过了一年就成了楼里的当红姑娘,可正当红的时候她又无声无息的走了。苏樱雪四下寻找,始终没能找到渠儿的下落。

  几天前,这位渠儿姑娘又回来了,按照风月场的规矩,这种逃而复返的姑娘,就是打死也活该。可苏樱雪是个聪明人,知道渠儿是个招财树,终究不能和银子过不去。责骂了一番,打了二十棍子,之前的事情也就一笔勾销。

  苏樱雪知道渠儿能为她赚钱,却不知道渠儿的真实身份。

  她就是金渠儿,原是苗乡的巫女,如今是朝廷的锦衣卫。

  她栖身在胡家寨

第四章 声声慢恶灵唱戏[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