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九章 结局  发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百二十九章 结局[2/3页]

  另一个则是一个十来岁地少年,皮肤嫩然,但神情之中却显得有些老成。两人地相貌有些,从其肤色话语上看来,更可以断定是一对来自中国的父子。其对话所用地评议,也是正宗的汉语。但是,与普通的中国人不同的是,两人都留着短发,穿着一身燕尾服,那年纪大点儿的中年人甚至拄着一根儿文明棍儿。

  “西洋虽然不见得好,如今更是战火连天,可是,我们这样的人还是能有些保障的。而且在那里我还有位老朋友等着……那家伙可是听了我的话才跑去欧洲的,也不知道现在过得怎么样。不去看看,岂不是太没有礼貌了?”听到少年人的问话,那中年人微微笑道。

  “嘿嘿,那位和中堂倒还真是厉害。居然顺着西伯利亚跑到了莫斯科!爹,光凭这个他可就比你强多了!”少年笑道。

  “他是信不过我,怕坐船走会被我中途拦下。……他自己贪心,以为我也跟他一样呢。不过话说回来,有那么一笔大钱在手里,也会小心点儿地。”中年人答道。

  “是啊,八万万两白银啊。”少年人感叹了一下,又问道:“爹,他不可能真的就把那么多钱带在身上吧?”

  “当然不可能。他为人可聪明着呢,又跟大清国的财政打了二三十年的交情,别说是八万万两,就是再多一倍,也能让人发觉不到。何况大清国如今贪腐横生,那些搭了手的人谁愿意把那些钱供出来?我一直认为,如果和珅名声不是太差,凭着手里地几万万两白银,他说不定真能买通爱新觉罗氏麾下的绝大多数官员……就算他自己当不上皇帝,也能重新扶植一个出来。只是可惜了……”中年人摇头叹道。

  “弑君造反?我的那个娘,我怎么以前没发现您老人家的心思居然有这么黑?那嘉庆爷还真是瞎了眼,居然那么看重您!”少年人一逼大惊失色的模样,看着中年人连连摇头。

  “臭小子,敢跟我这么说话,皮痒了是不是?”中年人瞪了少年一眼,又接着说道:“皇帝也是人。再者,我虽然有那个心,却一直没那个胆。做的那些事情又有哪个不是为了国家考虑?他要是不重用我,那才叫瞎了眼呢!”

  “可我总觉得您抛了南洋总督地位子实在是可惜。这两年,提起南洋,谁不知道是块肥地?您那位子多少人想要都要不去呢!”少年人又道。

  “南洋很舒服吗?那些岛屿之上,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心服那大清朝廷的?天高皇帝远,南洋又跟西洋各国交往颇多,思想交流甚快。这才几年?就已经有人暗暗提及什么君主立宪,法国大革命,兰芳共和制了。再往后,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再者,北京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正眼红我的位子,要不是刘墉、朱硅、孙士毅那些人这几年一直帮着说话,我早就被换下去了。可这几个老头儿又能管几年?那些眼红我位子的人可大多数是满人,嘉庆耳根子又软,再呆下去,吃亏的还是我自己。”中年人正是弃官而去的原大清国南洋总督何贵。只是,他此时早就已经过了印度,正乘船往仅次于非洲南部的开普敦港前进。m.XiaoShuo530.Com

  “太武断了吧?说不定您老人家不当南洋总督之后就成了军机大臣呢!”少年人正是何贵之子何义。虽然一直以来跟何贵团聚的时间较少,受到地教诲也少。但在范西屏那一代棋宗以及师雨烟等人的教导下,他的气质比起何贵来虽然少了份久居人上的傲气,却多了几丝高雅。当然,由于何贵这当老子的根脚实在不怎么样,何义这当儿子的,就算高雅,也就是那么几丝……

  “年轻人就爱做梦。军机大臣如果那么容易做,就不会满天下只有四个了。而且如今天下能做事的臣子,又有多少是满臣?你再看看大清百多年来唯一一个能够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最高也不过是个三等伯,后来还被乾隆给削了。李侍尧辛苦一辈子,还是汉军旗,论功劳也不小了,到死也只是个二等伯。我如今已经是一等伯,却连个大学士的头衔也没有,你以为这样能做到军机大臣么?”何贵冷笑道。

  “这倒也是。还是老爹您看得清楚啊。”何义笑了一下,“您临走的那封信,想必就是向那位嘉庆爷抱怨地吧?”

  “抱怨?非也。我只是指出了他这个大清朝廷地许多弊端。同时,告诉了他一些提高国力的办法,虽然话有点儿刻薄,也骂了他的好几个祖宗,可是,如果他是聪明人,理应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唉……其实我也想帮他的。搞革命我是不行,但稍稍修正一下,只要嘉庆肯帮忙,说不定还可以。只是可惜,这所谓的大清朝廷,其实从来没有把满汉真正地看成是一空人。仅这一点就已经注定了他们日后的衰亡。所以,我要趁着还壮实点儿地时候把你们带去西洋。因为我不想临到老了再经受一次大乱。”何贵又道。

  “您确定大清国会乱?”

  “当然。这是注定地。就算嘉庆有心改革,那些八旗子

第三百二十九章 结局[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