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0章 兄弟与君臣  盛唐风流武状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70章 兄弟与君臣[2/3页]

  争下来,如果仅仅是负伤,那就算幸运了。许多战士,只能默默的抬着好兄弟的尸首,将他埋葬或是火化。甚至没有时间哀悼。而且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过常见……他们。真的很不容易!”

  李隆基语调深沉的一席侃侃而谈,让秦霄心中地热血一阵翻腾起来,不由得有些亢奋的说道:“地确,如果不切身体会,是无法明白军队里的生活的,也无法体会军人的意志与信念。阿瞒,你这一年来,真的收获了许多东西,恭喜你!”

  “的确,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李隆基感慨说道:“我登基三年了,之前的两年,我每天的窝在皇宫内,与阁堂宰相们商讨国家大事,推行新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实当时我以为,我已经是洞悉一切熟知天下。没想到,在我走出皇宫、深入民间与军队之后,我马上就明白了,之前的我,真的是井底之蛀。幸得有那么多的良臣忠臣从旁辅佐,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要干出多少糊涂事!不怕惭愧的告诉你,我甚至不知道,关中是没有水稻的!若不是张九龄提出在关中、河北、河南试种水稻,我还不清楚我以前吃的那些大米,是数千民夫辛辛苦苦从长江中下游之地运来的。以前,我对于皇室之人广修庙宇与道观的事情也不以为然,认为无可厚非。可是当姚崇给我算了一笔帐后,我就明白了。一栋庙宇、一庙的僧侣,要多少的徭役来修建,又要多少的百姓来供养。如果将这些开支和劳力投入到农田与军事,将会更回有用!一户普通百姓之家一年的开销用度,也许就是庙宇里一座不起眼的石雕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整治佛道。两年的时间,全国上下封掉了四成冗余的宗教庙宇道观,裁汰了万余挂名的假僧侣、假道士,都去种田养桑!”WwW.XiaoShuo530.com

  秦霄欣然点头赞道:“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实事,真的办得很好。我虽然在长沙县这样地偏壤之地,也可以感受到我大唐正在欣欣向荣。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马屁就不用拍了。其实,这些功劳,更多的要归功于姚崇等人。”

  李隆基讪笑道:“我从小在皇城长大。外面地世面见得不多,对于民间的疾苦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对军队也是一无所知。刚登基那阵子,我着实心慌。我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谁说的是错的。因为我自己没有切身的体会,无法去判断。于是,我恢复了太宗时的一项政治制度。那就是,不管是宰相议事,还是我与大臣们议事。都有史官与谏官从旁监督。这样一来,错误就最大限度的被降低了。也可以避免我被小人蒙蔽,干出一些糊涂事。现在看来,朝堂之上,已经逐渐变得清明了,这是让我最高兴的事情。”

  “短短地三年时间,你能做到这样。真的是很不容易,辛苦你了。”

  秦霄由衷的感慨道:“从圣后下位时起,直到你登基的这几年里,大唐的朝堂与天下,就从来没有安宁过。这几年,王朝也一直在走下坡路,数年累计下来的一些弊病和漏洞,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弥补。地确是一件值得歌功颂德的事情。”

  李隆基十分爽朗的笑了起来:“虽然还是拍马屁,但我很喜欢。因为我好像记得,你从来不是一个喜欢拍马屁的人。”

  李重俊在一旁傻笑:“这话我同意。秦霄这家伙,要么就是寒碜挖苦,要么就是满口胡言忽悠得不着边际,难得拍一次别人的马屁。”

  秦霄也笑了起来:“实话实说,就事论事而已。这几年来。你的确是干得很不错么!眼看着我大唐一天天兴旺起来,我这心里也高兴么。”

  “当真是在高兴么?”

  李隆基玄妙莫测的一笑:“我还以为,你一直躲着看我的笑话呢!”

  秦霄不由得心中咯登一响:看来,他对于我三年前辞官地事情,还是耿

第370章 兄弟与君臣[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